第664章突围(2 / 2)

但一旦遭遇到硬仗,这帮胡人就有点不抗揍了。

羌胡杂骑,从来不是一支正规军,是数个乃至数十个部落联合起来的一支联军,这数十个部落内部可能还互有矛盾.你指望这帮玩意儿能跟你认真拼命了?!

能当羌胡杂骑的胡人,都是一族中的青壮,而在西北地区,一族的青壮数量严重影响着这个部族在西北地区的地位羌胡部落出兵,为的就是求财求粮,谁会拿自家青壮的性命,来帮汉人拼命打江山?!

再一个.这年头,公认的是“一汉抵五胡”,汉人骑兵的战斗力本来就要比羌胡杂骑的战斗力更强,不仅汉人这么认为,就是胡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此,当毌丘俭真的领军开始拼命后,率先上阵交战的羌胡军部落将领发现本部损失惨重后,毫不犹豫的下令本部族人退出战场,让其他人顶上。

反正死队友不死贫道既可。

可你聪明,别人也不傻啊.让我的部族去送死,回头等回到了草原上,那我的部族不是要被你吞并?!

不就是摆烂嘛,谁不会来着。

前面也说了,羌胡杂骑就不是一支有组织的正规军,赵云虽然能一时指挥这支军队,但在这种时候,赵云还真的没有办法用汉人的军法来约束这些羌胡杂骑们.雇佣兵要摆烂的时候,谁管你正规军是什么军法。

故此,赵云就算尽力约束,但依然让毌丘俭带领着骑兵杀穿了一条道路,摆脱了两支骑兵之间的接触,直奔主战场的方向而去。

虽然这一战,毌丘俭也不好受,兵力折损不少,至少有四百余骑兵折损在这次突击中.但赵云依然是大惊失色。

因为毌丘俭奔袭的方向,是吴懿军的身后。

很显然,这是毌丘俭察觉到了郭淮的突围方向,拼着骑兵大量受损,也要配合郭淮军前后夹击吴懿军,给郭淮军创造突围的机会。

而此时的吴懿,到底是沉不住气了。

如果只是一面对付郭淮的强攻,吴懿还能冷静指挥,拼着士卒伤亡拖时间,彻底耗死郭淮军团。

但如今,身后突然出现了一千多骑兵就算赵云在努力弥补这个过失,拼命的组织羌胡骑兵来援,可对吴懿来说,他也不能无动于衷。

一千骑兵,在正常情况下,对一万步卒的影响已经不小了,更别说还是配合郭淮两面夹攻。

吴懿也是真的没办法,他只能选择分兵三千给自己的族弟吴班,让他领军先暂时阻挡住毌丘俭的一千多骑兵。

不求他克敌制胜,同样是拖延时间,只要等到这边对郭淮的合围彻底完成,那么就算赔光这三千步卒,也是值得的。

可问题是,吴懿这么一分兵,势必会对自己的防守阵型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地方自然会变得防守薄弱起来。

再加上吴懿分兵后,他就只剩下六千人左右就地防守了,面对郭淮两倍以上的军力优势,再想保证防线的完整性,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郭淮到底也是名将,而且征战经验极其丰富,一眼就抓住了吴懿分兵过程中产生的破绽,知道能不能突围,就在这一刻了。

郭淮当即也发狠了,率领自己的亲卫百余人身先士卒,以自己为箭头,对吴懿军阵的防守薄弱处,再次发起了猛攻。

而此时的曹真,也终于是成功的完成了和郭淮军的汇合,一看情况也不犹豫,立刻加入了猛攻的行列吴懿最终是撑不住了。

郭淮领军终于是突破了吴懿军的防线,带着数千士卒杀了出来。

而紧随其后的,就是曹真带领的数千士卒,也顺着这个防线漏洞,一起钻了出来。

突出防线后,也不是说立刻就脱离险境了,毕竟只是突破了一道防线而已,随时都有再被人运动战包围的可能。

别的不说,赵云率领的羌胡杂骑,已经是从侧翼再次包围上来了。

而这个时候,又是毌丘俭,放弃对吴班的进攻,转身又摆出了突击的架势,对羌胡杂骑再次发动了突击。

说白了,毌丘俭就是要用自己手上的这两千骑兵,给一万多魏军,争取出一条生路来。

而郭淮和曹真,看到毌丘俭的行军方向后,立刻就判断出了毌丘俭的意图,这时候也来不及犹豫,立刻选择跟毌丘俭相反的方向突围。

战场之上,没有犹豫和仁慈的余地,毌丘俭用他和两千骑兵的命换来的一线生机,也容不得曹真和郭淮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