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治理雍州(2 / 2)

第三陈祗这人,虽然看着俊朗飘逸,一表人才,但实际上,这小子肚子里的坏水也不少,他也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该用一些手段的时候,他比蒋琬都下得去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现在的陈祗很清楚,自己的前途未来,到底是维系在谁的身上的。

许靖虽然是天下名士,但他到底不是蜀中人,他只是避难入蜀的名士而已,在蜀中没有什么根基可言。

更何况,许靖已经过世两年了,他的名声也不可能一直庇佑着陈祗,随着时间的推移,许靖名声所带来的庇护只会越来越弱,陈祗必须提前找到合适的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而如今,有个现成的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张溪这人不仅地位高,而且愿意用自己这么一个还不到三十岁的毛头小子,而且一上来就是一州长史.虽然只是右长史,算是副职,但那也是长史啊。

这要是不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那陈祗才是脑子抽抽了呢。

因此吧,如今的陈祗,虽然更多也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但办事,那是真的卖力,两月的时间,就已经厘清了北地郡和安定郡的土地归属,就剩下最麻烦的左冯翊和右扶风两郡的土地归属情况了。

说真的,这确实很不容易了。

关中太大了,而当初满宠的迁徙行为,牵涉的地方又太广,再加上刘备划分陇西,天水,广魏三郡为秦州,裁撤南安郡并入陇西郡等一系列行为,导致关中的行政体系一时间有点混乱,陈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新并入雍州的安定和北地两郡的土地归属厘清,已经是他才能的充分体现了。

至于右扶风和左冯翊,是当初遭遇兵灾最严重,同时也是满宠迁民的重点区域,这些地方原本的地方官员几乎全部被满宠内迁带走,百姓也带走了大部分,就算要厘清土地归属,连个能作证的乡老都找不到,一块土地有三家人家跑出来说是自己的事儿都有,实在乱的可以。

这里面的事儿,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弄清楚的,甚至于,非要厘清归属的话,没有个三五年都做不到。

因此,陈祗对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看法。

按照陈祗的想法,既然两郡的百姓都无法证明土地归属,但又都坚持自己在两郡有土地归属,那索性就不要证明了。

两郡的人口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右扶风还好点,十四个县里,至少五丈原,武功,眉县,槐里这四个大县的人口损失不算太大,也算有据可查。

可左冯翊当初可是满宠迁民的重点,十三个县的百姓几乎都被迁走,即使如今迁徙回左冯翊的百姓,至少有一半都不是原本左冯翊的人。

有些人甚至口音都对不上,还非要说自己祖辈都生活在左冯翊.这就是冲着占便宜来的。

因此,陈祗就建议张溪,把所有左冯翊的百姓,全数迁到右扶风去,重新安置在右扶风剩下的十个被迁走百姓的县城之内,充实当地人口,就地安置土地。

至于土地所属,也不要去厘清他们原本有多少土地了,就按照每户人口预估生产所需,配给合理的土地。

简单来说,你一家有五口人,一年生活所需要的粮食需要十亩地的产出,那就分给你十亩地,不多也不少。

这么一来,免不了有些百姓为了多分一些土地,会临时搞组建家庭,但这时代,能活下去就行,百姓有这种小聪明也是被逼无奈,即使让百姓占些许便宜,也属无奈之举。

重点是不能让世家们多吃多占,说自己有多少地,就给他多少地。

你们家有多少人,我自然就给你们多少地,想要地,那就先向官府如实呈报你家的丁口数量。

这等于是变相的在普查这些世家们的家族丁口。

大汉是承认奴仆私有制的,但问题是,即使是奴仆,他们也是人,是需要主家替他们缴纳赋税,承担徭役的不然这帮世家们还隐匿丁口干啥。

这么做,固然会引起很大一部分的关中世家不满,但问题是关中现在有大影响力的世家么?!

有也让满宠带去关内了。

大汉天子的北伐军可还没有撤回成都呢,随时可以变为平叛军的,就关中世家剩下的这帮货色,借他们十个胆,他们也不敢真的造反的。

而且把这些左冯翊的世家迁到右扶风去,一方面还能震慑右扶风的那些世家们,同时也能挑起左冯翊和右扶风世家的对立你左冯翊的世家跑来右扶风,虽然知道你们是逼不得已,但假以时日,等你们在右扶风立足了,那不还是要抢夺原本属于我们右扶风世家的利益么?!

如今大汉天子君威正盛,我们搞不过,但搞搞你们这帮落魄的左冯翊迁徙过来的世家们,总不是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