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补救措施(2 / 2)

沿河布防,这要用到的军卒可就多了去了,以大魏目前在中原地区的兵力数量,怎么看都有些不够用。

而对此,曹真倒是给了一个说的过去的主意——征召屯田民入伍。

本来嘛,曹操为曹丕留下的屯田民制度,除了解决流民问题外,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可以让大魏爆兵用的。

前年战事吃紧的时候,曹丕本来想爆兵来着,但谁知道一查屯田民的数量才发现,世家大族已经把手都伸到自己兜里了.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动荡,当时曹丕就没有继续征召屯田民入伍。

可去年,随着关中大量百姓被满宠迁徙入关中,这些百姓除了少部分有门路的世家,寒门外,大部分百姓,都被曹丕编入了屯田民的行列。

如今的曹丕,已经没有必要跟世家大族们去计较之前的屯田民流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数十万屯田民的增加,也让曹丕有了爆兵的可能。

再一个,曹真也不是真的建议曹丕把这些屯田民全部动员起来.这么做的话,虽然人数是够了,但后勤也是一个大负担。

因此,曹真的建议,是先有朝廷出面,在洛水,黄河沿岸修建一定的警戒所,然后安排这些屯田民轮值到警戒所服役,充当警戒士卒。

这样呢,对士卒的要求不会太高,不需要对屯田民进行专门的操训,同时呢,采用轮值的方式,也不会对屯田所的收成有太大的影响。

没办法,这次曹丕手里真的是人多了。

曹丕一听曹真的这个建议,顿时觉得靠谱,而蒋济和刘晔,也觉得没啥大问题。

虽然朝廷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在黄河,洛水沿岸修筑大量的警戒所,但这些钱粮的支出,比起因为河东遭袭后,河东世家的反弹来说,确实真的不算什么。

再一个.警戒所嘛,又不需要修筑的多么的豪华,用茂草搭个棚子,能遮风挡雨的就行了,能花几个钱?!

比起钱粮的损失,如今保卫河东才是头等大事。

就这样,曹魏的朝堂,在自我脑补和完善下,开始了对河东地区的沿线布防。

至于开春后对关中发动的袭扰,这事儿吧,暂时搁置了下来。

一方面,曹丕确实不想为东吴做嫁衣,他在等,等东吴先下手,然后自己再出兵,这样利益才能最大化。

另一方面,曹丕现在一时间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来发动对关中的战争。

如今最重要的是,就是补上河东地区的防御漏洞,保证洛阳的安全,剩下的事情,还可以以后再说。

为此,曹丕特意派出了自己的镇军将军夏侯尚,前往河东主持征兵和修建警戒所的事宜。

哦,对了,为了防止张溪可能采取的从蒲津渡绕过潼关,威胁函谷关的可能,曹丕也让曹真领军一万,进驻函谷关,接手函谷关的防御,同时统筹从函谷关到潼关之间这两三百里的整体防御。

做完了这些事儿,曹丕才算能勉强放下心来。

之后,就是等着东吴鼠辈,从荆南发动对荆州的偷袭。

可是等啊,等啊,一直等到三月春耕都要结束了,江东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曹丕心里那个嘀咕的这江东,不会是收了好处不办事吧?!

正这么琢磨着呢,东吴方面通过驻守彭城的贾逵,传来秘密消息。

东吴方面希望,曹魏能在荆州北部制造压力,吸引襄阳荆州军的注意力,最好能吸引他们北上,给东吴发面发动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这条件一提,曹丕顿时心里又不乐意了。

就知道这帮江东鼠辈不是什么好玩意儿.特么连打个仗,都这么抠抠索索的,只敢玩偷袭是么?!

但.没办法,到底是曹丕派人去联络的江东,策略是自己的定下的,再怎么麻烦,也得想办法解决掉这事儿。

为此,曹丕再次召集了刘晔,蒋济二人,商议对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