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援兵(2 / 2)

因此,黄权倒腾了好几年,只勉强造出了二十余艘战船,总共不到两千人的水军规模。

而更要命的是,黄权选择训练水军的地方,是位于左冯翊的泾河.跟渭河完全不搭边。

所以啊,吴懿也没办法,他要渡过渭河,只能是通过搜罗渔船渡河。

而当吴懿率领的北军渡河渡过八千人左右的时候,吴懿又接到了一个让他不安的消息——派出去的侦骑回报,说是渭河对岸不远处,发现魏军侦骑。

也就是说,吴懿刚刚领兵渡河,还没有正式往槐里进军呢,就已经被魏军给掌握了行踪。

这就逼得吴懿必须抢时间,不能等到自己预估的一万人全部渡河完毕,他只能立刻率领这已经渡河完毕的八千人集结整装,立刻向槐里进发。

至于剩下的北军士卒,只能交托给张南,冯习二将,让他们领兵随后跟上了。

吴懿在抢时间出发救援槐里,而郭淮这个时候,也接到了侦骑斥候送回的情报。

槐里县东北方向的渭河沿岸,确实发现了蜀贼大军的踪迹,而这个渡口方向距离槐里县,不过七八十里的距离。

这个距离,急行军,大概就是两天左右的时间,就能抵达槐里城。

那么郭淮有没有把握,在两天的时间内,攻破槐里呢?!

也许可以,也许不能。

如今的槐里城,经过七八天的猛攻,外围城墙基本已经破损,城头的床弩已经全部击毁,城门也已经撞的差不多了,蜀贼已经在城门内树立起了刀车防御,城内守军也从五千人下降到了三千人左右了。

这样的城池,也许明天一攻就破,也许还能再坚持个两三天.都有可能。

可站在郭淮的角度讲,他就算有把握在第二天一早攻破槐里,他也必须考虑,在面对敌军援军到来时,自己能不能守住槐里。

就槐里城目前已经被几乎摧毁殆尽的守城设施,两天的时间,根本不足以修复多少城防,也没办法打造足够的守城器械就算郭淮手里还有一万士卒和五千骑兵,但这跟和敌人野战有什么区别?!

所以,郭淮首先想到的,就是叫回秦朗的骑兵,在敌军没有彻底包围自己之前,撤出右扶风,退守武关,先保证武关不失。

但是呢.郭淮仔细查看了斥候侦骑的报告,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蜀贼北军虽然在渭河南岸集结,但兵力似乎并不多,撑死了不超过一万人。

就一万人?!

如果只有一万人的话其实野战也没什么大不了啊哈。

别忘了,郭淮手里可是有五千骑兵的。

就凭这五千骑兵,就足够在平原开阔地带对抗一万步卒了,更别说郭淮手里还有一万多魏军步卒呢。

好像,也不是一定打不过哈。

反倒是选择后撤的话,不仅如今右扶风的大好局势会被彻底葬送,就连自己的名声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啊。

被敌人区区一万步卒吓退,这要传出去,他郭淮以后还怎么有脸继续领兵了?!

所以嘛,郭淮思虑再三,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在槐里县打一次围点打援,吞掉这来援的万人蜀贼。

不过嘛,郭淮作为名将,他自然有他的道理。

为防情报有误,导致战场形势判断出现错误,郭淮再次派出了斥候和侦骑,一定要沿途盯紧这支来援槐里的蜀贼部队,搞清楚他们的具体人数,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后援。

郭淮吃够了上次关中之战时情报判断失误的亏了,在这方面,郭淮可不想再吃第二次亏。

而这次,郭淮终于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准确情报。

蜀贼来援的部队,确实不到一万人,甚至可能只有七千到八千人。

但是,蜀贼在渭河沿岸,依然在不停的用渔船载兵渡河,后续援军有多少,斥候们不敢太过靠近,所以并不能得出准确的数字。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兵力不在万人以下。

这下,郭淮有点犹豫了还要不要继续围点打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