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蒋琬用兵(2 / 2)

蒋琬抵达堡垒群,并没有傻乎乎的直接发起进攻,而是派出了斥候侦骑,优先去查探堡垒群的防御重点和守军数量。

好歹在历史上也是季汉大将军,虽然现在还不成熟,在领军方面经验不足,但基本的军事常识蒋琬还是知道的。

然后蒋琬就得知,郭淮在堡垒群,留下了两千士卒防守。

而更要命的是,这支两千人的部队,并不是平均分布在五十多个堡垒群里面的,郭淮采用的外实内虚的布防措施,在外围的堡垒群屯以重兵,靠近武关方向的堡垒群只有少量兵力驻守,保证后勤补给通道的畅通既可。

这就意味着,蒋琬这一侧的堡垒群,每个堡垒里的魏军至少有百人以上,并且能互相支援,互相接应。

这一手搞的蒋琬相当的头大。

堡垒群的厉害,蒋琬其实是最清楚的,毕竟当初规划建造这个堡垒群的时候,是他柳隐一起设计的要花钱的嘛,蒋琬作为大管家,肯定要看看这个钱花的值不值。

可以说,蒋琬其实对堡垒群其实很了解,但同样,蒋琬也知道,就凭自己手头的三千人,哪怕能通过偷袭占据个别堡垒群,但接下来魏军的联结反攻,自己也不一定能挡得住,更别说要起到切断郭淮后路的作用了。

当初郭淮为了突破这个堡垒群防御,可是一次性投入了两万骑兵,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来切断堡垒群的联系,然后用步兵进行各个击破的.蒋琬就三千人,一个骑兵都没有,他没有这个条件复刻郭淮的战法的。

因此,蒋琬在内心纠结盘算了很久,最后还是得出结论——偷袭堡垒群的作战,基本是不可能实现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实行第二计划吧!!!

既然派蒋琬出来偷袭后方,切断郭淮的退路,那么诸葛亮肯定不会只准备一个计划,也不会不考虑到万一蒋琬进攻堡垒群不利,导致断粮或者郭淮派兵回援的情况。

所以吧,其实还有一个副计划的。

如果蒋琬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无法偷袭攻克堡垒群,又或者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那就不要跟堡垒群继续纠缠,可以选择西进,攻占蓝田县。

虽然这么做是无法彻底阻断郭淮军的后路的,但至少算是在郭淮军的后撤道路上埋了一根钉子,如果郭淮选择走官道大路撤退,那就必然要碰上蓝田县。

当然,如果郭淮走小路撤退,那即使拿下蓝田县也没有任何意义。

关中是大平原,右扶风又是开发比较早的地区,大路虽然只有那么一两条,但各种小路实在是太多了。

拿下堡垒群,堵住前往武关道的通道,那是最保险的,但如果拿不下堡垒群,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夺占蓝田县,赌一把郭淮从大路撤退了。

而根据斥候回报,蓝田县的曹魏守军只有五百人,而蓝田县的县令,依然还是原来大汉任命的蓝田县县令,郭淮并没有来得及改任命。

这就给了蒋琬一战而下的机会。

蒋琬下令全军转向,直奔身后五十里的蓝田县,历时一天半的行军,蒋琬抵达了蓝田城下。

也不做任何调整,蒋琬下令全军列阵,领兵来到城门外,亲自叫阵,邀请蓝田县守将,也就是蓝田县令王阁谈话。

是的,蒋琬没想直接武力进攻。

用三千人进攻五百人守卫的城池,如果守军铁心死守的话,短时间内,三千人也不一定能攻的下。

当然,最主要的是,蒋琬率领的三千士卒,口粮已经不剩下多少了,禁不起拖时间消耗。

而且,按照兵法所言,真要被逼的只能打到攻城战了,那就是下策了。

蒋琬显然不想采用这样的下策,所以,他想用自己口才,劝降蓝田县的守军们。

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