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巡江(2 / 2)

但如今东吴军在北方的战事顺利,都已经反攻到汝南境内了,那孙权一定会在荆州方面找机会,看能不能占到一点便宜的。

毕竟,如今大汉北伐局势顺利,宛城旦夕可下一旦让大汉真的攻入中原,甚至是攻下洛阳,这就不是孙权愿意看到的了。

所以,在如今的情势下,孙权拖后腿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无法判断,孙权有多少决心,会跟大汉翻脸到什么程度。

如果只是在双方默契的情况下,占据武陵和零陵两郡的话,那还好.但庞统认为,孙权就算只想要割据自保,野心应该也不会只有这么一点。

因此,庞统判断,孙权必定会再次进攻公安和江陵。

而一旦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带去的五千士卒,往好了说,能震慑东吴一时,给北伐的荆州军达成战略目的争取时间,往最差了说,也算是给公安送去急需的即战力。

至于姜维担心的刺激到东吴,那根本不可能。

孙权再没出息,也不会被五千益州水军吓的改变战略,往边境拼命屯兵这未免也太看不起孙权了。

就算孙权要为出兵找借口,他也不会找这样的借口,说出去丢人的是他孙十万。

所以嘛,从战略角度考虑,如果东吴没有偷袭荆州的想法,庞统带五千人去根本不足以引起东吴的警惕,而如果东吴已经有了偷袭荆州的想法,庞统的这五千人,可能是拖延时间,等待荆州援军回援的关键。

就这样,庞统说服了姜维和陈到,让陈到给自己分了三千益州水军,出发东进,开始巡江。

是的,庞统要了五千人,但陈到最后,只给了庞统三千人。

陈到也有陈到的难处。

现在陈到手里的鱼复守军,已经不是白毦兵了白毦兵已经被编入了大汉北军,如今镇守鱼复的,不过是普通的巴东郡兵而已。

如今正值大汉北伐,各地郡兵都被抽调了不少人北上作战,鱼复守军也同样被抽调了不少,兵力不足。

即使需要承担策应荆州的任务,但鱼复留守的水陆军加起来,也只有一万人。

其中五千水军,五千陆军。

如果庞统把五千水军全都要过去巡江,真要荆州发生战事,陈到可就憋屈了。

就算想东进支援江陵,但水军没了,陆军靠游泳游到公安去么?!

所以啊,只能给庞统三千水军,剩下两千水军和战船,用来保证能快速机动的支援荆州。

庞统对此也没啥好说的,反正是去巡江震慑东吴而已,三千水军和五千水军其实没啥大区别,真正重要的震慑条件,是益州水军的身份。

而且吧,庞统真不挑的,毕竟难得有一次单独领兵的机会嘛。

一直以来,庞统习惯了出谋划策的军师职位,领兵出战的时候,很少有单独一路领军的经验但这不代表着,庞统没有这样的能力。

率领几万,十几万大军作战的能力,庞统肯定是差点意思,但率领三千人巡江,庞统还是能轻易做到的。

再说了,就算庞统真的做不到,身边不还有个姜维呢嘛。

姜维虽然还年轻,但早年一伐的时候,也曾经领兵护卫在先帝身边,当太子舍人的时候,也是掌管东宫侍卫的将军.多了不敢说,指挥三千人作战,绰绰有余。

陈到其实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同意分兵给庞统的。

就这样,庞统率领三千水军,沿江东进。

在路过宜都郡的时候,在宜都郡太守宗预的安排下进行了一次补给,然后直接往公安方向前进。

但实际上,庞统的三千水军,并没有要直接进入公安城的计划。

巡江威慑嘛,并不是要真的往公安增兵,所以庞统的本意,是在水军巡视到公安城附近的港口后,在那边休整补给,跟公安守将张任,李球二人见个面,说明一下来意,之后就返回鱼复。

但.还没到公安港口呢,庞统就发现,大江之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东吴水军。

最要命的是,庞统率领的三千水军,距离东吴的先锋船队,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距离。

在一览无余的大江之上,东吴军船队的规模,完全可以一览无余。

东吴,果然还是选择了偷袭荆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