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四伐方略(1 / 2)

 最新网址:

张溪还是第一次知道诸葛亮收徒的事儿.实话实说,张溪本以为经过自己的搅和,诸葛亮不一定有心思会收姜维为徒弟了呢。

一个,是因为姜维本身已经有了不错的机会可以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并不是历史上的降将那样不受朝廷信任,需要诸葛亮来背书,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另一个,如今关中都已经攻下了,眼看着下一步就是收复中原了,诸葛亮根本没有那个急迫感,需要给自己找继承人啊。

可谁知道,诸葛亮还是收了姜维为徒,并且提前了好几年,把《六韬》和《兵书二十四篇》传给了姜维。

张溪是真的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想的,而且在现有的环境下,张溪也没那个心思去询问诸葛亮的想法。

这次来长安,真正的目的,还是开会商议北伐的事情。

这个事情,张溪借着拜访庞统和法正的时候,也问了一个大概。

尤其是这两人,为什么之前不同意北伐,现在却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同意北伐了。

这两人其实也无奈。

本意上来说,庞统和法正也不是不赞同诸葛亮北伐,他们也知道,趁着司隶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之前出兵北伐,是夺取司隶最好的时机。

但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并不那么想,因此他们不得不站出来,代表这些人说话。

所以,这两人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反对北伐的人。

而诸葛亮呢,就是通过说服这两个人,让他们暂时保持中立,然后自己回了一趟成都。

诸葛亮这次回成都,先是见了赵云和张飞,跟武勋集团们达成了一致,利用武勋集团来压制荆州,益州两派人的声音。

然后,诸葛亮又跟蜀地世家的李氏,王氏,黄氏的家主各自见了一面,密谈了一次,进行了一系列的利益交换,换取他们不反对北伐。

是的,诸葛亮允许他们可以不支持,但不能反对。

换句话说,就是诸葛亮默许他们不出钱粮补贴北伐,不过将来打下了司隶,分摊司隶利益的时候,益州人自然也没份。

一换一嘛,很公平合理的事情。

在摆平了益州派之后,诸葛亮不给荆州派反应的机会,直接上表朝廷,正式要求进行第四次北伐,并且上了《出师表》。

当然,这个《出师表》跟张溪知道的出师表,已经是不一样了,诸葛亮不用对天子刘禅进行谆谆教导,但诸葛亮追忆先帝殊遇的那段,基本差别不大。

如今的朝廷内部,还是老臣居多,很多当年跟随过刘备的荆州派老臣们,一看到诸葛亮上的这份《出师表》,连反对的心思都提不起来了。

而本该提出反对意见的蜀地世家们,这次也没有任何人跳出来,找任何借口反对北伐,反而全都陷入了沉默。

在武勋集团的支持,朝中老臣的默许之下,诸葛亮终于是得到了天子的旨意,正式出兵北伐。

就这样,诸葛亮用半强逼,半说服的方式,通过了这次的北伐决议,然后回归长安,还是准备各种北伐事宜。

法正,庞统,吴懿等人,也从成都,汉中等地,纷纷的赶到了长安,开始配合这一次的北伐作战。

而现在,之所以还没有正式开始议事,是在等,等从成都监军出发的赵云,张飞二将抵达长安,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正式开始准备北伐的事情了。

打,肯定是要打了,但怎么打,诸葛亮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个想法,还没有经过大家的议定。

所以,就等吧。

也没等多长时间,大概就是七八天的功夫,张飞和赵云率领着一万益州郡兵先锋,就抵达了长安。

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议事吧。

按照诸葛亮的想法,这次出兵,依然是两路出击。

一路,是走武关入南阳,进攻颍川郡,从颍川郡入河南,进攻洛阳。

另一路,是从左冯翊出发,以长安水军为主力,在蒲坂津渡过黄河,进入河东地区,顺带威胁潼关背后的弘农郡。

潼关这个坚固的要塞,诸葛亮是没想过要跟它硬碰硬的,但凡能绕,还是绕过去的好。

主要作战思路就是这两条,但哪条主攻,哪条佯攻,诸葛亮还没有完全想好。

按照诸葛亮的思路呢,其实还是以求稳为主,主力从南阳出发,进攻颍川郡是比较稳妥的做法,毕竟那地方是真的平坦,无险可守,只要正常进兵,击破当面之敌,就可以威逼洛阳了。

而蒲坂津那条线,主要是为了牵制曹魏河东,弘农守军的佯攻线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