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刻上帝国的道理(2 / 2)

而且这个八百公斤的重量,加上强度足够的新式炮架也要大概九百斤左右,这样一来总重量将达到一千两百多公斤的重量,好在大直径车轮的通过能力明显要强于小直径车轮,虽然总重量不小,不过在八个大汉的合作之下,整辆炮车依然很轻松的以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前进着。

而所谓的帝国武器试验场,在这个年代其实就是应天外城上方桥和上方门之间的大校场。大约方圆两里的大校场,对于之前明军装备的所有武器来说,基本上都够用了。

但是对于设计最大射程近两公里,估计意外杀伤范围至少五里的新式火炮而言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幸好所谓的大校场只不过是一块平整的空地。所以测试的目标放在了大校场以东稍偏北的那个小土坡下面,利用小土坡来限制杀伤范围。就算是如此,依然派出了两百锦衣卫去可能出现危险的区域清场。

到达既定射击位置之后,装药、装弹、瞄准,然后确认清场完成,最后再点燃了设计工作时间约一分钟的测试专用长引线,击发手才屁颠屁颠的跑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安全工事后面。

“轰!”一声巨响,甚至比之前老式的洪武铁炮的击发声大得多,徐钦第一时间还以为是又炸膛了,所以连忙从工事后面伸出脑袋去看情况。但是看到的情况却让他目瞪口呆。而随后在场的上百工匠和锦衣卫官兵们也都陆续看过去,然后同样是目瞪口呆。

说实话,徐钦有着超越数百年的见识,加上各种影视作品中,各种类型的大场面都见识过了,几百毫米口径的火炮开火,炮口暴风在海面上形成一个直径数十米的圆形凹陷,比这个喷铁球的“原始火炮”强了万倍。

然而今天这门“洪武二十八年试制型火炮”算是给他重新上了一课:什么叫电视电影和现实?

等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这颗实心炮弹已经击中了大概八百米外的木质标靶,木块、木屑犹如天女散花般的四散开来,然后这颗铁球才继续裹挟着一条土龙般的尘土、草木碎屑没入了前方的小土坡里面。并且在标靶和火炮中间位置开始,留下了些许更淡的尘土痕迹,简直震撼到无以复加。

即使是和后世他亲自把玩过的“现代化”的八一杠完全不是一种东西,这才是战争之神的真正面目,七点五公斤的铁球真正的威力。想想如果这种武器被应用于实战,对着大群的骑兵集群来一下子,画面真的可以说是不要太美。

“这,这真是,真是匪夷所思,神器啊!”锦衣卫火器千户所的徐千户,作为长年主持帝国“高精尖”火器试验工作的试验部队长官,在看到这个新式火炮的威力之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然后这仿佛就是打开了一个收音机的开关一样,在场的数百人开始用各种自己能想到的最丰富的语言来互相交流这种震撼和惊叹。

“好了!你们先上去看看炮怎么样了,有没有受损?计算单次射击的火炮位移,评估还能不能继续试射,如果可以那就继续测试连续射击,并做好记录!”

最终还是见过大场面的徐钦最先冷静下来,然后出声镇住了场面,并指挥着下一步的动作。

从这次试射的情况来看,可以说这种新式火炮的研发基本已经进入尾声阶段。无论是威力还是精度都还是让徐钦非常满意,而且重量也还算可以接受。即使是之后在连续射击上出现问题,也不过就是一些小细节的改进和完善工作了,照这个进度,说不定大阅兵的时候,还真可以拉上场唬唬人。

之后徐钦又看了一会儿,见证了连续三次的成功射击。很明显试射员的各个环节动作都非常生疏,完成一次复位加清理、装填,最后再射击的周期大概是五到十分钟。虽然这个装填时间可以说是极度的慢了,不过徐钦也一点催促的意思都没有,因为现在毕竟还是试验阶段,动作生疏加上安全起见,慢一些也无所谓。以后正式量产了,要求实战了,再通过大量的专业训练来提升射速就可以了。

新炮研制宣告成功,徐钦的心情却很平静。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使他提供了超越时代一两百年的东西,但是他也不可能就凭着这些东西就去开始征服世界,把大明的旗帜插满地球了。

更重要的未来,他要带给这个民族更多的精神上的东西,才能让几百年后的人去做这些事情。

当然,在心里给自己说了这么多大道理之后,他又去兵营里面晃了一圈之后,就心安理得地回家找自己的老婆们放松去了。至于征服世界的工作嘛,反正也不急不是么?

过了年事情好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