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安南使团回归(2 / 2)

“哦?安南使团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是的。”

由于安南那边的谈判进行得还算顺利,集结在龙州的几万人马其实就相当于是在集训而已,所以军情局将相关的情报等级下调了不少,自然也就没有事事上报于他。直到现在他自己翻到了相关的卷宗,才发现原来这场足够载入史册的现代化谈判已经在半个月前结束了。

趁着安南国内两大势力现在正处于相对势均力敌状态的关口,秉承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基本外交原则,采用分进合击、文武并进的实用主义策略。再加上徐钦特意选出张状元这位高素质人才,还进行了数天的专项突击培训。

这次两国的边界谈判取得了令双方都非常满意的成果。帝国这边直接将边界往南推进了一大截,几乎将安南北部的山区全部划入了帝国的版图,甚至是安南的北方防御重镇谅山也被已经火烧屁股的陈氏王族无奈之下卖给帝国,成为所谓的“共管”城市。

对于安南来说,本来已经陈兵数万于边境,虎视眈眈的帝国,能够用“这么点礼物”就收买过来承诺帮助王族平定内乱,这种好事简直仔细想想还是赚的。毕竟若是让乱臣贼子篡位,那别说是一点点的土地了,恐怕就是皇族的命都保不住。

这大概也是卷入了国际交往中的末代王朝的无奈之处。人都是自私的,在名族大义和自己的小命之间,真的只能选一个的时候,没几个人真的能舍生取义的。尤其是享受了无尽荣华富贵的上等人,拥有得越多,就越不舍得。

而作为安南新兴势力的黎氏,由于心疼即将到手的国家利益,舍不得出大价钱交保护费,自然在宗主国这边就只能得到一个乱党的封号了。

帝国使团在成功拿到了正式的谈判文件之后,已经带着安南国王用印的国书,于十月初乘坐广东都司派去的战船顺利返回帝国,现在大概已经到了湖广地界。

对于这件事,帝国朝堂上很多官僚对此不以为意,觉得这些地方不过全是些蛮夷荒僻之地,甚至还有很多是现在根本没法实施直接管理的空头支票,除了留下一个“欺压藩属”的骂名之外,还有什么卵用?而抱着这种想法的大臣们,自然不用说都是可以直接扫进历史垃圾堆的,脑子读书读傻了的家伙。

只可惜现在的徐钦还并没有具备那种真正权倾天下的实力,所以仍然不得不默默地看着他们的无上装表演。好在朱元璋虽然爱面子,但对于这种实际的利益也有超人一等的理解,对于徐钦策划的这个行动他虽然扭扭捏捏的,但其实一直都非常的支持,毕竟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超越前朝的武功,也足够他在私底下不停偷着乐了。

“子敬,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真的拿到下龙湾?”朱元璋很清楚什么叫做战略要地,他所关心的也不仅仅是拿到一片土地的直接收益,而是能看到更远、更多。就好像是现在的洮州,如果说绝对收益,可能连江南的一个普通的县都远远不如,但他之所以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在那里,就是看中了其战略地位。而这个下龙湾,同样如此。

“陛下放心,根据军情局的最新线报,安南黎氏绝对不是这么简单就会乖乖听话的。现在被我们这么一吓多半会铤而走险,而现在安南王族还没有被完全架空,双方的大战绝对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战’,到时候我们收回本就该属于我们的地方,自然谁也不能说什么闲话咯!”徐钦故意在“恶战”这两个字上面加重了语气,而朱元璋当然明白他所指的意思。

“可是,这样拖下去,数万大军驻守龙州,每日消耗甚大呀!”

“这个简单,撤回来就是了。”

“撤回来?!”

“对,撤回来!安南北部多山林,大军推进不易,所以陆军只是做样子的。如果真要打,那得上水师!”

“哈哈哈哈,奸猾如你,哈哈哈哈…”朱元璋听完稍稍楞了一下,然后马上闻弦音而知雅意。

洪武二十年冬月初六,出使安南大半年的帝国使团终于回到了应天。

“张侍郎,张主事,诸位辛苦!”徐钦作为皇帝特使,负责在外城上方门迎接凯旋而归的使团。

能见到张信带着胜利的微笑顺利归来,徐钦觉得相比于这次外交行动所取得的直接成就更为重要。因为经过这件事的考验之后,这位新一代的真正专业外交官已经开始初露锋芒,这也意味着帝国即将开始真正走向世界舞台。

本章完 目标编号004- 手机阅读网 随时期待您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