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甩手掌柜(2 / 2)

秦末风雨 西边乌蒙 0 字 9个月前

不多时,在郡守府邸,林萧的书房之中。

他的桌子面前摆着一杯明前茶,香味正不断的散发出来,受够了茶汤的他,迫不及待的自己在访问乡里的时候,动手制作了一些炒茶。

这不,只见他轻轻抿了一口之后,顿时感觉唇齿留香,虽然比不上后世自己忍痛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一两的铁观音,但是比起这个时代的茶汤,那真的是一种享受了。

微眯的眼睛,享受的神色,一时间,看得萧何和曹参都有些哭笑不得。

这时,萧何激动的放下手中的竹简,着急的问道:“大人,真的可以制作出这种可以书写的东西吗?”

“当然,你要相信科学的力量,在我们家乡有位伟大的伟人曾经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造纸术虽然还未现世,可是你们应该相信我才对!”

“科技?这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够如此厉害?”萧何有些迷茫的问道,这个大人什么都好,就是时不时的蹦出一两个他听没听过的词语,可是,已经他讲解,又发现这个词却是用得十分精准讲究。

若是扶苏知道萧何也有这种想法的话,肯定会引以为知己,太贴切了。

当然了,林萧自然是不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尽管他已经尽量避免新文化的出现,可是还是时不时地蹦出一两个。

这时,林萧苦笑道:“科技,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一种比较先进,比较高级的知识,是经过前人不断地努力创作,后人加以改善而得到的最佳方式!当然,你们不用理解,只要知道这个办法可行就是了!”

历史记载,造纸术是由东汉蔡伦改进的,成品也叫作蔡伦纸,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无数的先行者们已经制造出了纸,据说最早是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也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只不过因为是蔡伦改进的方法,这才将造纸术和蔡伦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就连中学时代的历史课本上都只是介绍了蔡伦的名字。

“太好了,如果真的能够成功,这可是要青史留名的,千百年后,人们只要提起造纸术,必定会将大人的名字记起,下官恭贺大人!”萧何激动不已的说道。

虽然对这个‘科技’只是一知半解,但是这不妨碍他对林萧的佩服。

闻言,林萧笑了,被古代牛人信服的滋味,还挺不错的。不过,他知道就算是讲真相讲出来,也没有人会相信,所以,只要能够推进社会有帮助,文抄公也好,顶替别的发明家也罢,只能是心里默默的说声对不起就得了。

“好了,既然萧郡丞觉得不错,那就去实施,至于曹总管这里,恐怕还得等等,毕竟现在的辽东郡,可经不起征兵。

“诺,下官明白!”二人恭敬的回答道。

就这样,时间流逝,转眼间三个月就过去了,而林萧在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下,直接当了几个月的甩手掌柜。

这时,在书房之中,林萧惬意的说道:“果然,有个内政人才,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