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难民2(2 / 2)

顾雍面色难看的说道:“这一路又将消耗不少粮草。青州的粮仓怕会支撑不住。”

“那就想尽一切办法去撑。这些难民既然投我青州,那就是信任我等。从今日开始,军中缩减饭食。在座的各位包括我在内一样。此时正是我们同舟共济的时候,只要度过了今年,这些难民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我青州最忠诚的百姓。有了这些人口,明年将会迎来一个飞跃式的发展。种种好处,想必不用我多说,在座的诸位应该都能想到。为了这些,眼下就是再困难,也要咬牙挺过去。”

“是主公。”

对于刘汾如此大范围的接受难民,周围的诸侯纷纷报以冷笑,在嫉妒的同时也想等着看刘汾的笑话。青州也是重灾区,徐州也受到了些影响,即便有着江东的支援。如此大范围的接收难民,不知道刘汾能不能撑得住呢?只是他们不知道,刘汾的手下还有个夷州。虽然往青州运粮损耗良多,如果将难民运往夷州当地就食,别说十万,就是二十万夷州都能吃下。

甘宁和青州商会的船队等待在东莱,徐州商会的船队等待在广陵。由于路上设置了粥棚,难民们有了吃食,加上对于生存的憧憬,倒也颇为安分,有条不紊的上了船只。江东的鲁肃,夷州的满宠都已严阵以待,难民一到他们就会着手安排。

三天之后,徘徊的难民逐渐减少,这让把守在第一线的荀彧忍不住松了口气。

一旁的戏志才却是愁眉不展的说道:“文若恐怕高兴的太早了。虽然难民解决了,青州也得到了巨大的好处,但是这些都需要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而对于我们的考验却要来临了。”

“考验?志才所说的是?”

“袁绍,曹操,袁术还有刘表。”

“嘶。”荀彧倒吸了口冷气:“这确实是个麻烦。”

“何止麻烦。”戏志才目光深邃的看向前方:“主公大开粮仓,广收难民,此仁义之举必将获得名声无数,当然好处是显而易见。但是,如此做的后果就是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来调动兵马。周围诸侯帐下也多是智谋之士,只需留心细算,定会了然于胸。所以,接下来的一年直到秋收,将是我军最难度过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