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叙功大典进行时红人上任各方求(2 / 2)

其实一开始,南京工部尚书高弘图、户部尚书王铎、吏部尚书马士英三人都是不情不愿,一则对张尔岐直接被任命为尚书心怀嫉妒,二则也是不想将本部事宜托付外人。

张尔岐派出这些人连高弘图和王铎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乱棒打出,三位部堂之中,只有吏部天官儿马士英亲自迎接,将有关文本奉入吏部编册。

王铎乃是南京大学士,高弘图也久居高位,在南京各官员当众威望不小,张尔岐虽然民间声望日隆,但毕竟新官上任,无故不敢去动这两座搭讪,便向南直隶镇守太监刘福申述,却一直没有下文。

听闻张尔岐向刘福报告,王铎恨极,却听闻崇祯皇帝曾亲自召见张尔岐,宠信有加,也是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王铎多方听到风声,得知张尔岐深得皇帝信任,极有可能鲤鱼跃龙门,直接进入京师,辗转反侧了几个夜晚后,最后还是决定主动向张尔岐示好。

大约在上个月的下旬,王铎打听到张尔岐老母寿辰,突然携带大批的贺礼上门拜访,并且将大典等事交托其手,做出了甘愿胁从的意思。

据厂卫禀奏,席中张尔岐、王铎相谈甚欢,就像是多年老友,一点看不出二人往日的过节,崇祯皇帝听到也是冷冷笑了一声,并未多说一句。

对于下面这些官员之间的明争暗斗和趋炎附势,崇祯皇帝借助厂卫日日不间断的密奏,实际上是一清二楚,但往往都是看破不多说,将他们控制在范围之内而已。

除此以外,叙功升授大典的事情传遍了江南和东南,各州府县的官员纷纷前往南都金陵,听闻如此重要的事被交给张尔岐主持,各级文武都是纷纷送来贺礼,使张尔岐应接不暇。

据厂卫密奏,张尔岐显然是对官场之事一窍不通,这些礼品他来者不拒,并且还秉持着有来有回的原则,回赠些小物件表示尊敬。

更让张尔岐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回到金陵城之后,竟然当众夸赞自己勤勉有为,任事唯谨,可自己明明没有做什么大事,哪里值得这般夸赞。

张尔岐的风头在崇祯皇帝当众夸赞之后,变得更盛。

据说有一日张尔岐和老母外出采购,去到哪里,哪里的掌柜、东家便是亲自出来相迎,许多从前张尔岐教授过的学子,也是日日登门拜访,与他说这说那,讨论诗词礼义。

张尔岐原本并未有过任何在朝为官的履历,但却一路青云直上,得到皇帝青睐,这让在朝中官员眼红不己,私下更是说什么的都有。

张府门前从早到晚都有南京内外各色人等登门拜访,热闹的景象更一直到了大典举办的前一日才稍稍淡了下来。

这个时候,捷报与军功名单己是被张尔岐主持的礼部与工部、吏部、户部联名递了上去,各方都在屏息凝气,静待结果的到来。

大典举行第一日的早晨,崇祯皇帝捏着厂卫昨夜的密奏,脸上却看不见丝毫表情。

过了许久,崇祯皇帝将密报烧毁,冷笑几声,带着早就等待在门外的一众文武和众厂卫,浩浩荡荡朝张尔岐选定的大典主会场,神策门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