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王承恩的心思(2 / 2)

“李掌使,事态紧急,本宫就明说了,这件事不能闹大,京师不可以乱,若想让董总督带城防军平乱,本宫的话行不行?”

“这个......”李若链一脸犯难,在朱慈烺脸色微变之后,才“噗通”一声跪到地上,低头说道:“皇后恕罪,太子恕罪,调动兵马平乱,只有皇上的圣旨才行。”

“不然,就算太子和皇后一齐宣诏,只怕董总督也不会动一兵一卒!”

这事儿其实周皇后早就有了答案,崇祯皇帝御驾亲征的旨意很明确,皇后只有听政与掌后宫之权,太子则只有临朝理政之权,没有一丝一毫的兵权分交。

从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角度去看,经历了这么多,兵权是最大的忌讳,兵权就是刀把子,只有刀把子一直紧紧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放心。

董琦则是崇祯皇帝手把手培养出来的,可以说是忠贞不渝,除非厂卫乱子闹到了城防卫戍的头上,不然他怕是根本不会出兵平乱。

谁都明白,动兵之前,就是区区的番役内斗,圈子不大。

可一旦出动了城防军平乱,那就不仅如此了,牵扯的已经不仅两厂一卫,那更是方方面面,若崇祯皇帝得知消息后震怒,谁又吃罪得起?

正在宫中有些束手无策的时候,一名禁军跑回来喊道:“启禀皇后娘娘,启禀太子,圣旨入京,董总督已经出兵平乱了!”

......

东厂总署,最内的一间阴暗小屋之中,两个人正在说着什么。

“王厂督,整件事你一直都不露面,难道是暗藏祸心不成?”听声音,说话的是方正化,此时他的声音有些气急败坏。

尽管时至今日已乱象皆平,城防军很快控制了全城,东厂上上下下都已被筛了一遍,但他还是有些咽不下那口气。

自己本来是找王承恩说理的,没成想人没见到,却差点直接死在外头。

想来他方正化好歹是堂堂的内厂督主,出去督几次军都没事儿,要是阴沟里翻船死在京城,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坐。”

许久未曾露面的王承恩,听了他气急败坏的一番出气之后,却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示意他坐在一旁,面冲阴暗面,嗓子沙哑着说道:

“老夫要恭喜方督主,在这场厂卫争斗之中拔得头筹啊,恭喜恭喜。”

“你什么意思?”方正化越听越糊涂,也是坐不住了,起身走到王承恩身后,目光不善的问道。

“来来来,老方,咱俩许久没曾坐在一起这样说说话了,你且仔细听老夫说。”王承恩笑着回头,将方正化按在椅子上,忽然问道:

“皇上是不是圣主?”

闻言,方正化面色勃然一变,几乎是喊着道:“废话!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别绕弯子了行不行,要学东林推太极那一套?”

“那就不学了,老夫且问你,当朝的既然是圣主,那皇上三年前复设三厂一卫,如今又将李有成从东厂调到内厂,就是单纯的想奖励他在南京立了大功?”

“我看不然吧。”王承恩说完,方正化深思起来,见他的神情,又是笑了笑继续说道:“若是昏君,会被文臣们牵着鼻子走,但当今这位明显不是昏君。”

“皇上先借厂卫之手铲除文臣朋党,如今满朝几无东林,厂卫却势力滔天,到处仗势欺人,引得百姓怨声载道,这是你我二人能收束得住的吗?”

“依我看,去了一个许荣秀,迟早再出来一个王荣秀、赵荣秀,到时候怎么办,厂卫之间再打上几次?根本收束不起来啊!”

“老方你也看到了,你觉得皇上的这一步棋,是在如何走?”

“制衡厂卫,皇上是在制衡厂卫!”方正化忽然喊出来,一下子站起来,面上全然是苍白之色,抬起头看了王承恩一眼,颤声道:

“你是一面未露,我如今已是深陷泥潭,又该如何自拔?”

“一面未露就安全了,深陷泥潭就死定了?不尽然吧。”王承恩笑着摇摇头,负手向后转了几步,说道:

“老夫给你个交个底,当今的这位皇上已是超出了文韬武略的范畴,暗地里藏着的心绪不在你我之下,迟早都要动厂卫,这事儿更是个警告!”

“趁着现在还不晚,尽早抽身吧,说不定等皇上真动厂卫那一天,还能念及旧情,给你我二人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