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一条鞭法(2 / 2)

“陛下,臣附议!”

正在崇祯思虑之间,一声大喊,却是户部尚书倪元璐站了出来,这位平时话语颇少的户部尚书,这次却滔滔不绝的讲起来:

“国朝之正役、均徭、杂役,向以里甲为主,又以户为侧,户则按丁粮多寡分为三等九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立国之初尚可行之有效,然时至今rì,已然被破坏殆尽。”

“赋税考成也已荡然无存,恢复一条鞭法,即可增加税赋进项来源,又可统规苛捐杂税,使地方那些蝇头小吏不能再随意增加杂税,免于私利,京察之前,可先复鞭法,以策诸臣!”

“臣附议!”

内阁首辅蒋德见张瑞图和倪元璐全都站出来了,方才就在想着自己的话,下一个赶紧站出来道。

史可法想了半天,说道:“陛下,适才是臣太过焦躁,臣觉得张阁老所言甚是,条理清晰,脉络成明,臣附议!”

冯铨此时是没在,不然这厮怕是早就在倪元璐之前就要附议,在场的两位内阁大佬,再加上一个户部尚书,一个佥都御史,这些人共同提出此议,这代表着什么?

如果崇祯皇帝有心施行,明rì这条消息就会传遍京畿,其他人无论反对与否,那都根本不重要了。

至今尚在施行的税赋政策,丁指十六至六十岁的合龄男丁,粮指田赋,粮之多寡取决于地亩,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亩税。

这种徭役制的实行,自是有利有弊。

以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广泛存在及地权相对稳定为条件,现在就连卫所军田都被这些大户瓜分殆尽,更别提自耕农了,现如今占比最多的,是佃农。

所以倪元璐说的不错,按照崇祯皇帝所知,明末的赋税早就收不上来多少了,江南茶税八两不到,这是崇祯最深刻的记忆。

自己不能总靠抄家活着,这些内贼贪污的银两再多,也有用完的那天。

崇祯皇帝还是有些意外,现在的皇党和内阁,终究是能替朕办一些事情了,用不着自己再事必躬亲,全都大着脸子强行去提了。

欣慰的同时,崇祯皇帝也对目前自己走出来的路有了更大信心,笑了笑转身说道:“朕准了,至于恢复鞭法之后的赋税事宜,你们内阁和六部尚书去议吧,明rìrì落前,把新的结果呈交到朕面前来。”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万岁万万岁!”

既是成了定局,其他人也就没什么好说,毕竟这事儿于自己没有最开始直接开京察那样影响大,犯不着出去用命死谏,该着急的是那些士绅。

自己总归是有官身在手,不丢了乌纱帽才是前提。

这天的朝议又出了大动静,史可法提议开京察被驳回,而群臣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建极殿大学士张瑞图紧接着就提议恢复一条鞭法。

在倪元璐、蒋德、史可法等人的力主之下,这条提议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便是通过,崇祯皇帝准许,内阁也便在散朝之后召各部尚书到签押房商讨。

内阁和各部尚书在商讨之时,这件事却也已经在京城闹成了街知巷闻,到处都在议论,说什么的都有。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