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天下暴利盐矿为首(2 / 2)

“皇上,国库眼下看还剩下许多银两,但这些银两,大部要用在下发俸禄和军费开支上,每年养济院、惠民药局和太医院培养新人的收入也是不菲。”

“今年大选秀女,上下都是朝廷在打点,至少又是几百万两的出账,如果再行扩军,以臣的估算,如今国库存银,再加上每年的收入,最多也就维持三到五年。”

“况且谁能保证这三到五年之间,国朝不会再有新的事情,比如每场战后的抚恤,小战几十万两,大战更是几百万两,如果不未雨绸缪,臣只怕明年大明的财政,就又会入不敷出了。”

“这就是在烧钱呀,陛下慎重。”王先通眉头紧皱,长叹说道。

实际上,崇祯皇帝在召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过大明如今的财政了。

因为免赋,大明少了每年几百万从百姓身上压榨来的银两,现在主要收入来源是两点,一是去年开始施行的商税和土地税,二就是沿海一带的盐务收入。

这两样加在一起的收入,是从百姓身上收赋的五到六倍,可收入虽多,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却更多。

现在的财政可以说是刚好能入出持平,一旦扩军,军费开支大增,今年最开始倒还看不出什么,可就如倪元璐方才所说,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可能就养不起这么多兵了。

如今大明需要用钱的地方有很多,只要手上有足够的银子,那么崇祯就可以去做很多准备去做却一时半会做不了的事,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没有银子,大明的进步就会停滞,就算灭了满清和流贼,也只会逐步落后,追赶不上世界的步伐。

弄银子有很多办法,抄家灭族又或是勒索富绅豪商只能是竭泽而渔,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是保命要紧,没办法才那么干。

可若是老这么干,搞的人人自危,那效果只会适得而反,经过几次御驾亲征打的大胜仗,崇祯在军中与民间的威望已经极高,兵权在握,朝政在手。

天下巨商太多了,论罪杀几万人都够了,杀了他们抄出个七八千万两银子绝不存在任何问题,可以后呢?

这样的巨商诞生是必然,只要有商业,就会有他们存在,杀是杀不完的,就算全杀了,那么对整个大明来说,究竟是得还是失?

没有商人如何推动商业的发展,看见前面那些人的下场,恐怕日后的富商们只要有富余银子就会想办法弄去大明境外,拦是根本拦不住的。

这会造成大明境内现银流通越来越少,不进行货币改革经济就有可能面临崩溃。

在崇祯皇帝看来,十年八年内或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后呢?

就连现在,崇祯皇帝都不敢保证货币改革一定能成功,后世之君没有现代头脑,成功更加是个奢想。

这样看来,自己最多也就只是为大明续命了几十年,起不到让华夏再次崛起的结果,最后还是要面临大乱。

当年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杀人如麻,各种空前绝后的严重刑罚全在洪武朝诞生,阻止这些商人走私贸易了吗?

为了扩军,为了持续改革和进行战争,都需要有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按现在许多商人的话来说,“天下暴利,一为盐,二为矿”,盐务崇祯皇帝已经抓在手里了,那接下来要做的,难道就是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