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锦州条约(2 / 2)

往常那么多次,左良玉逃跑功夫可都是一流。

“方正化。”

“老臣在。”恭敬侍立在一侧的内厂提督太监方正化连忙弯腰一揖,小声的说道。

“去查查这件事,朕怀疑周经武有事瞒着朕,不过不要打草惊蛇。”崇祯皇帝起身缓缓走到暖阁外,看着不断垂落下去的夕阳,静静说道。

方正化点点头,“老臣明白。”

其实崇祯单纯是对左良玉的死有些好奇,要是周经武私自弄死了左良玉,而且掩盖的天衣无缝,现在看是一件为君上分忧的好事。

只不过他不喜欢被下属隐瞒,这种感觉很糟心。

“李春,冯大人谈和事宜办得怎么样了?”

留意到皇帝对冯铨称呼由“爱卿”到“大人”之间的变化,李春浑身一颤,小心的说道:

“还在谈着呢,不过奴婢从辽东番子听记那儿听到风声,说鞑子那头听说金州的事儿以后,态度有些变化。”

崇祯皇帝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

关外,锦州,总兵官厅。

“这绝对不行!”董鄂硕拍案而起,胡须都要惊得向上卷起,“要我们大清向大明称臣,年年纳贡?”

看着对方的反应,冯铨倒是没什么意外。

“这都第三天了,董大人还是这么性急,我们坐下来好好谈,大明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说着,冯铨拿起茶小抿一口,看向身后站着的锦州总兵祖大寿,笑笑又道:

“世人都知道,你们如今是双线作战,如果谈和不成,我们大明增派大军出关,让你们变成四面作战,真到那时,收复沈阳又岂是难事?”

“你,你这是强取豪夺!”董鄂硕有些气急败坏,不过却无法反驳。

“可不就是强取豪夺吗,你们这些个蛮子,汉语倒是学的挺快。”冯铨也不反驳,竟笑呵呵的承认了。

闻言,祖大乐和金冠等将均是哈哈大笑。

如今的和谈,就与当初黄台吉在位时与陈新甲的那次相反,当时在优势的是他们大清,双线作战,力有不逮的是大明。

可现如今双线作战的变成了大清,大明在关内连战连捷,流贼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怎么提,还不是对方说了算。

说一千道一万,和谈是多尔衮主动提出来的,大清已经有点打不起的意思了,而大明却越打越强,董鄂硕还真有点怕对方不同意和谈。

正想着,身后一名族人上前,用满语对董鄂硕低语了几句什么。

这族人所说的,正是多尔衮已经在盛京秘密控制住了董鄂硕的族人,打算谈和过后,就将董鄂硕除掉。

这次本就是被逼着出来的董鄂硕,谈到现在,也是对大清心灰意冷,只好无奈的点头同意。

崇祯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四日,明清在锦州城经过三日的和谈,作为代表的大明内阁大学士冯铨与鞑清内院大学士董鄂硕达成一致。

《锦州条约》,实时生效。

条约规定:鞑清取消皇帝称号,恢复为大汗,并且向大明称臣,每年向大明缴纳两百万两的贡银,承认低于朝鲜、蒙古身为大明番邦的地位。

除此之外,鞑清每年还要给大明进贡一百匹好马、一千斤人参、一千片貂皮与布帛等。

大明方面,即日起解除对鞑清的全面游击战策略,东江镇、山东等处明军将全部撤离,不再对鞑清发起任何形势上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