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强撸未必能灰飞烟灭(2 / 2)

崇祯二十五年的正月,印国公王先通“带着”莫卧儿的印度皇帝巴克什及一帮帝国文臣武将向德干进军。

留在印度的大明军队和莫卧儿本土的帝国军组成了二十万人的联军,兵临德干高原,将奥郎则布的都城团团围住。

半个月以后,奥郎则布兵败,逃回自己的宫廷,在穷困潦倒和四面楚歌中自杀。

莫卧儿国内最后反抗大明的势力就此终结,在这之后的数年间,王先通都在忙于平定莫卧儿国内的“叛乱”。

在王先通忙着的时候,在安南境内的白文选也没闲着。

崇祯二十三年,东吁王朝(缅甸)的他隆王去世。

与印度的沙贾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隆王和沙贾汗都是在他们国内足以称得上雄才大略的君主,而他们强盛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潮汹涌。

沙贾汗在位时期的莫卧儿开疆扩土,成为南亚次大陆唯一的强权,而他隆王在位时期的东吁王朝不断改革,也有了战象百头和几十万大军的实力。

沙贾汗忽然暴毙,让崇祯皇帝得以打着光明正大的旗号乘势入侵。

现如今继位的印度巴克什王朝君主巴克什,已经完全成为大明的傀儡,莫卧儿帝国的军政大权,已经不再受到他们的掌控。

他隆王去世,正值明军在东南亚的安南、大城、金边王朝各国执行武力扩张政策。

一开始,明军无暇顾及纷乱的缅甸国内局势。

但明军的无暇顾及,却让缅甸更为衰弱,他隆王之后继任的缅甸国王平达力是个十足的昏庸之辈。

明军平定了安南等地之后惊奇地发现,几乎没怎么受到干预的东吁王朝已经衰弱的不成样子了。

崇祯二十五年正月的某一天,缅甸边境的一队百人巡逻兵与白文选派出的十几人明军小队遭遇。

一场乱战下来,这十几人的明军小队不仅击溃了这一百多人的缅军,而且还顺势找到他们的老窝,一把火将其烧了个精光。

如此孱弱的缅军,让白文选看到了战机,而真正的战机,往往都是稍纵即逝。

经过接近半年的调动,周遇吉、白文选等人率领明军进至磨整、雍会一带,接连在战斗中击溃出迎的缅军。

当时缅甸官员有一种错觉,以为大明仍旧处在朝不保夕的境地,明朝的军队大概剩下的不过是一些散兵游勇,已经不堪一击。

他们看到明军中有不少马匹,心声歹意,竟然派出一二百骑闯入明军营中大张旗鼓的抢马。

白文选大为震怒,这特么分明就是不把老子放在眼里,一声令下,周遇吉也开始在东面合围。

缅方抢马的士卒被明军反击的兵将追到河边,不少人都溺死在河里,算是先败一阵。

按例来说,前阵败了,应该推到城中以逸待劳,但缅军极其自大,他们集结了几万人的主力在江对岸列阵准备迎战。

白文选和周遇吉下令砍伐树木编造筏排,渡江而战,缅军自恃人多势众,对明军根本看不上眼,居然想要静待明军上岸整队。

白文选坐在木筏上鱼贯而渡,刚上岸一百多骑兵,便是直接下令吹起号角。

他身先士卒,带着百骑一鼓而前,缅军被忽然冲击,阵势大乱。

后续明军纷纷上岸,很轻易的就占领了滩头阵地,周遇吉带领主力渡河以后展开全面进攻,缅军大败,再也不能抵挡。

这场双方之间的第一场大战,其实并不能说是一场战争,白文选只带着一百多个骑兵就击溃了缅军集结的几万兵力,剩下的不过是漫山遍野的追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