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2个版本的书信(2 / 2)

年轻的将领也会有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至少参加过一次大战,哪怕只是跟着走一趟,这份经验也是宝贵的。

或许灭掉高句丽很难,但是打服高句丽不难。打一场大仗,既可以借此练兵选将,又可以向天下展示大唐的强悍。

李泰说了很多很多,他觉得出征高句丽,只是胜利果实大与小的问题,只要不贪,应该不会打败仗,所以他去是最合适的。

李泰觉得一次性灭掉高句丽,难度实在是太大,但是可以极大的消耗高句丽的国力,过几年再去打它。

一征不行就二征,二征不行就三征,总之只要不急于求快,每隔几年东征一次,高句丽的灭亡只是早与晚的区别。

李泰真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他的才华都用在了这封信上。李世民看得心潮起伏,说不感动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李泰的信里说了很多超越界线的话,他很担心这些话会引起老爹的愤怒,却不知恰恰就是这些不太恰当的话,最为打动李世民的心。

李世民轻轻的弹着纸张,轻轻的叹道:“青雀今日才以我为父。”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李泰说的都对,李泰看问

题很准,他能看到这么个深度,已经超出太多人的能力范围了。

不过到底他还是没经历过真正的厮杀,不知道人心的险恶,他看到的都是充满阳光的地方,他看不到暗流涌动的危险。

李世民要东征,就是为了李泰,就是想给李泰打下一个好的局面。而这个好的局面,并不只是李泰想到的那些。

他只知道灭掉高句丽对大唐来说就是减少一个隐患,李世民当然更知道隐患这东西是除不净的,灭掉一个高句丽,还会有别的国家崛起。

他只知道出征可以让老将军带出一批新将军,李世民更知道即便不打仗,也一样能选出更多的新将领,比如李泰提出的武举就很不错。

李世民这么坚决的要东征,还有一个不能说出口的原因,那就是朝堂需要来一次大清洗。

李世民得把一个安全的、干净的朝堂交给太子,必须让某些有蠢蠢欲动之心的人,失去蠢蠢欲动的能力。

东征无论胜败输赢,都将有理由来一次人员大调动,这里面的说法那就太多了。

李世民坚持御驾亲征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担心李泰到了战场上,危险不只来源于敌人,而李泰根本都不知道该防范谁。

李世民不能让李泰冒险,御驾亲征这个事是没的商量的,不过儿子写了这么长的一封信给自己,还是要给个态度的。

李世民才懒得回信呢,张嘴便吩咐陈文:“把太子叫过来。”

“是。”陈文应了一声,转身走出门去,才走了两步就见李泰和李承乾有说有笑的说了过来。

陈文一看到他们,赶紧转身又走回屋里去汇报:“陛下,太子和唐直过来了。”

“嗯,都下去吧。”李世民一句话,屋里的人齐唰唰的一礼,然后排成队的走了出去。

李泰和李承乾对视一眼,这情况不太对,怎么把下人都给赶出来了?他俩正纳闷,陈文也走了出来。

陈文笑吟吟的走下台阶,冲着他们俩微微的低了低头:“快进去吧,陛下等着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