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出征前再次训导(2 / 2)

“朕让你们指出我的过失,你们却为了让我高兴曲意逢迎。既然你们不说,那我说,朕要当面列举出你们的优缺点以互相鉴诫改正,你们看怎么样?”

群臣一听皇帝要当众挨个品评他们一番,这有什么好说的?赶紧谢恩就得了,皇帝亲自评价你,这是可以写进祖谱的荣耀。

群臣激动地跪倒磕头,连声称谢,李世民哈哈一笑:“免礼,众卿请起。”

李泰的目光悄悄地在这些人身上流连了一圈,他知道老爹这是出征前最后一次教导自己了。

治国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会用人最重要,会用人的前提就是会看人,先有知人后有善任。

李世民第一个说的人是长孙无忌:“辅机善避嫌疑,应物敏速,决断事理,古人不过;而领兵作战,非其所长。”

长孙无忌无声地点了点头,笑着朝上拱手作揖。

接下来李世民说到了高士廉:“申国公涉猎古今,心术明正通达,面临危难不改气节,做官没有私结朋党;所缺乏的是直言规谏。”

“唐俭言辞敏捷善辩,善解人纠纷;事奉朕三十年,却很少批评朝政得失。”

“杨师道性情温和,自身少有过失;而性格实怯懦,缓急之务不可依托。”

“岑文本性情质朴敦厚,文章做的华美;然而持论常依远大规划,自然不违于事理。”

“刘洎性格最坚贞,讲究利人;然而崇尚重诺守信,对朋友过于义气,容易徇私情。”

“马周处事敏捷,性情正直,品评人物,直抒胸臆,朕近来委任他做事,多能称心如意。”

“褚遂良学问稍长,怀亦坚正,每写忠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

李世民一个一个的品评了半天,最后还是把话题拉回到了东征上,这些人最关注的并不是皇帝会表扬谁、会批评谁,而是带谁去东征、留谁镇守京城。

“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代行太子太傅,与刘洎、马周、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一同执掌机要事务,辅佐太子。”

本已退休在家的高士廉忽然被升为了太子太傅,还让他重回权力中心,这对他来说,实在是望外之喜,高士廉慌忙谢恩。

李泰上前扶起了高士廉,又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太子太傅是太子三师之一,他是必须要拜的。

刘洎、马周、张行成、高季辅自然也都站出来朝上一揖,异口同声地说道:“臣等定尽心竭力辅佐太子,绝不负陛下厚恩。”

“命长孙无忌、中书令岑文本、吏部尚书杨师道与朕同去东征。”

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也站出来,一起朝上一揖:“臣等愿肝胆涂地以报圣恩。”

“都下去准备吧,明天一早出发。”

“是。”群臣应声一揖,依次而出。

“阿爷”李泰恋恋不舍的眼神像粘在李世民身上了一样:“让陆清、苏烈、薛礼、李淳风都跟你一起走吧。”

“不行。”李世民摇了摇头,轻声地说道:“于公,打仗多他们一个不多,少他们一个不少。于私,现在就让他们把军功拿到手,将来你拿什么赏他们呢?”(.suya/69/69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