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我的军团(2 / 2)

就拿蜃气来说,无论质还是量,都不稳定。能够影响它的因素其实有很多,比如昼夜,又比如他自己的心情,精神状态,甚至体能,乃至周遭的环境状况。

量化是为了精准直观,既然两者都不能做好,意义就不大了。

他也想过,做不到,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投入造化之力,难道就补不上来?

理论上可以,但没有实操价值,投入大、回报低。他为此还细细分析了一番,分析为啥投入如此惊人,简直就像多写了三个零。

研究来去,他才明白,感情他的这个看似小小的愿望,背后却是需要大宏愿支撑。

超凡技术科技化,感觉流转化为程序流,这是从根源上扒了超凡神秘的皮,让他以科技的格式呈现,可想而知得费多大的劲。估计单体宇宙级别的文明,都作不太好这活儿,得更加见多识广哔格高的多元宇宙级文明的技术,才有可能实现。

所以哪怕是数字化、图标化这小小的一个领域项目,耗费也是天文数字。造化之力仿佛在说:你行你上,别光顾着吹牛哔。

好吧,像事实妥协,姑且沉浸在胶佬、手办王的氛围中就挺好。

但不久之后,就又被现实打脸了。

粮从何来?枪从何来?

养兵很费的。尤其是超凡道兵,愈发昂贵。

第一座建立在盆地田庄、汲取范围广达三百一十四平方公里的黑塔,也不过够养两组十名斥候。

不得已,趁着新一轮的黑塔冷却时间结束,周卓联系间谍冯晓,将第三座黑塔安置在了御马山庄的范围内。

养殖点和种植点一样,提供的都是生物质能。

而斥候+兵器坊装备=武力士。

有些人见到这样的公式,可能会骂:“常识呢?”

的确,一般来说,斥候、夜不收这类侦查单位,本身就是军中尖兵锐卒,是超过普通大头兵的存在。

但他的体系不是这么分的。他这里没有大头兵,所有的单位都是精锐。

区别主要看功用和威能。

从定位角度分析,斥候因为有大量考验单兵素养的内容,也更适合收集各类实践数据,因此被作为入门,从而方便微调。

从威能角度分析,斥候不会配备法器级兵器和防具。

斥候的任务从不是攻坚硬战,而武力士则需要‘用我必胜’。

由于所有力士都是半傀儡,因此其军事素养,经验知识,主要、或者说根基部分,是靠灌输式的办法获得的。

更具体的,则是超凡常见的血脉挖掘。用科技侧的说法就是基因记忆。就像猫科生来就掌握基础的捕猎技巧,通过嬉耍刷熟练度,通过真实捕猎知行合一。

蜃气模拟血脉,使得力士在生成或者说催熟的过程中,消化了这部分信息。起码也做到了牢记在心。

而这些信息是他总结编造的。

有了基底之后,影力士以小组为基本作战单元,彼此之间能够进行心灵交流,宛如一个整体的五个面。

五人开黑+网络,这就是斥候的真面目。

这个撸啊撸战队,不是,这个作战单元,可以进一步成长,从新嫩到兵王,同样划分十级。

不过这个十级,在综合实力方面的提升,就不是很大了。

框架已经基本定死,除非有大的技术升级,否则就是微调改进。

每个个体,每个战队,因自身的状况以及经历不同,都有细微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调整到最适宜,就是战斗组的升级之路。

而且,这样的战斗组,也可以在战斗素养方面反哺他。

只需要定期回收更换蜃气所化的核心单元,关键信息就能被周卓获取,宛如亲历。

周卓吸纳了这些信息后,自身受益的同时,造新兵也能用到。

灌输的知识越来越全面、强力,到最后,新兵刚一诞生,素养便是半步兵王,只差实践知行合一,想想都牛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