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府库盗案(2 / 2)

宁宋 西峰红叶 0 字 9个月前

南宋朝政动荡,这个时候却来盗窃府库,无异于釜底抽薪,对稳定局势、保境安民显然是不利的。

还是帮一下吧,岳霖打定主意,他上前拱手道:“不知县里发生何等大事?我等虽在流放,亦愿为大人分忧解愁。”

瞧向岳霖,不过是一个十一二岁的黄口孺子,朱顺有点动气了,呵斥道:“黄口小儿,你懂什么?”

一旁的董成、任林等人见场面尴尬,赶紧进言:“县令大人,您有所不知,这位小哥乃岳飞三公子,确实有本领的,前些日子在嵊州五龙山……”

他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讲了一大通。

树的影,人的名,岳飞的影响力可非同凡响。一筹莫展的朱顺立马阴转晴天,他勉强挤出一点笑容:“岳家小哥,前些日子县衙府库被盗纹银一万两,你可有办法破获此案。”

岳霖也不含糊,他并不表态,询问道:“案发后,县衙有无勘查现场,可曾上报州府……”

一席话,问的朱顺张口结舌,由于担心上司追究责任,加之县里并无合适的人手侦破案件,所以案发至今县衙一直无所作为。

岳霖也是诧异无比,一万两纹银,这可是一大笔钱啊,一个小小县令居然敢压案不报,胆子也太大了。

时间一长,肯定捂不住的,到时板子打下来,这县令可要倒大霉的。唉,真是个糊涂芝麻官啊!

大致了解情况后,在朱顺等人陪同下,岳霖径直来到天台县府库。

这是典型的四合院,临街的一面有门房,院子左右是厢房,库房为正中的一顺四间房屋,后跨院是个废弃的院落,堆放些杂物。

前世勘查现场那可是有套路的,先外,后里;先概貌,再具体……

朱顺见岳霖勘查现场有板有眼,说起案子来有条有理,心中暗自惊奇。

半天时间,勘查结束。

朱顺追问结果,岳霖也不言明,只言人多眼杂,到县衙才能通报勘查结果。

县衙后院书房,朱顺、岳霖、县丞、师爷、捕头等人齐聚一堂。

岳霖微微躬身,以示谦虚,不过第一句话就是“还好,现场没有被破坏”,这让众人面上有点挂不住了,大伙沉默不语。

紧接着,他又道:“此案发生在三天前的夜间,作案人员应该是二人以上,且善于攀爬,年纪应该在二十岁左右,其中一人左手比正常人多出一根手指。”

众人听后顿时瞪大眼睛,疑惑不解,朱顺忍不住问道:“公子有何凭据就如此推定作案时间,作案人数,甚至作案人员中还有一人左手六指。”

见众人一脸懵逼,他笑道:“案发时间,是询问值守衙役,得知三天前的下午县令曾带人巡查库房,可有此事?”

朱顺见说,连忙点头承认。

“这就对了,库房东西两侧为民房,正门前为县城主要街道,后跨院外亦是行走通道,所以白天根本无从下手……”他又补充道。

顿了顿,他又分析道:“至于作案人员的判断,是小子勘查现场所得,正门、左右绝无机会进入库房的,那么只有废弃的后跨院可以利用了。事实确实如此,作案人员是从后院墙头翻墙入院的,后院墙头高约三丈多,院内地面上的脚印沉重有力,分别是大小不一的两个人的脚印,只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才有此能力。”

众人犹如听天书一般的惊诧无比,岳霖也不见怪,毕竟自己是前世过来的,能力、见识肯定是要高许多的。

“后院墙头长满青苔,院落里也是人迹罕至,所以作案人应该是二人以上相互配合才能攀爬上如此高的院墙,现场也留下了清晰可见的掌痕、足迹,特别是墙头上有一清晰的六指左手印迹,故此小子断定作案人员应该是二人以上,其中一人左手六指。”

他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算是给了众人一个圆满的解答。

说到这里,下一步就是破案的事情了。

那个时代不比前世,人财物流动量不大,相对应该较为封闭,特别是四乡八里的人员,谁品行不端,谁有前科劣迹,只要智商没有问题,都会想得出来。

果然,在岳霖给了答案后,众人兴奋起来,纷纷议论如何破案,朱顺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王捕头是本地人,此时更是显得自己人熟、情况熟的优势,他很快就锁定了小王庄的张同。

地头蛇就是厉害啊,立马就能找到嫌疑人员,岳霖不得不佩服。

按照岳霖的给出的办法,一众衙役乘着月色前往小王庄抓捕张同。

归案后,县衙连夜突审,皮鞭、棍棒、烙铁……无所不及。

参与审案的岳霖看的目瞪口呆,心想如此大刑,放在前世那是知法犯法,还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好啊。

严刑拷打之下,这个张同很快就投降了。

根据张同的交代,一如岳霖所说作案人员确是二人以上。王捕头顺藤摸瓜,连夜又抓获其他两人。

翌日上午,朱顺亲自带队,在小王庄外的灌木林中起获了脏银一万两,一两不少。

这么大的一起案件,在半天一夜时间之内就破获了,放在前世走程序、批手续,加上人性化执法,怎么着也得个把星期吧,这让岳霖感概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