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集结(2 / 2)

张超待到徐辕身前,急不可耐的喊道:“叔叔!”

徐辕冷哼一声,道:“放肆,军中只有将属,没有叔侄,你区区一军侯,见了大帅却不行礼。”

张超知道叔叔对他一直要求苛刻,无奈只好屈膝单腿跪下,一脸不情愿的说道:“右军三营军侯张超,见过大帅。”

徐辕又是一哼,冷面道:“你不在军中好好训练,跑来中军大帐所为何事。”

张超眼睛骨溜溜一转,凑上身子上前小声的说道:“叔叔……”见徐辕脸色一紧,又要发火,急忙改口道:“大帅,听说大军要出征打仗了,是吗?”

徐辕面露不悦:“这不是你应该关心的事情。”张超却嘿嘿数声笑,上前抓住徐辕的手,这回也不顾徐辕生气了,哀求道:“叔叔,这次让我当先锋好吗,我不要再做后卫躲在大军身后做缩头乌龟了。”

徐辕板起脸,想甩掉他的手却怎么也甩不掉。只得微怒道:“行军大事,怎能儿戏,本帅自有安排。”

张超撇嘴道:“自有安排,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你肯定又是像上次一样,把我安排在大军最安全的地方。”

说到这里张超突然提高嗓门。“叔叔,我可是张家的嫡长子,我的曾祖父和祖父是叱咤风云张家五虎,而他们的子孙却要在大军中像女人一样被保护着,打完仗却要和那先冲锋陷阵的勇士们抢攻。”

张超面色赤红,语态激动,挥舞着拳头道:“叔叔,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我不想再被人家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说是个二世祖,我要自己建功立业,靠自己的才能做到不辱没张家的威名。”

说完张超双膝跪了下来。低头道:“请叔叔成全,张超不想再做百无一用的世家子弟了。”

徐辕看着跪在地上的张超,久久未语言,心中却是有些欣慰。这侄子到底是长大了,他比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志气,勇敢的多。

雏鹰的羽毛丰满了,是该放它独自去飞行了。

想到这里,徐辕便点了点头,“好,我会跟荆骏打招呼的,让他给你上阵杀敌立功的机会。”

张超听后大喜,站起身来大声道:“谢谢叔叔!”

自从继位不久后的姜武能够腾出手来后,他便将目光转向了暂时无暇顾及的北疆,命三朝老将徐辕率大军北上抵御当时屡犯边境的突厥。徐辕到达北地后,与骨咄禄统帅下的突厥发生了激烈的战争,数度大胜,成功了遏制住了突厥人南侵的势头。更是在建兴四年时,率步骑三十万大军出塞,一场大战重创了突厥人的主力,令单于奔走漠北,仓皇北顾。

其后四年间,大齐在北地的战略上一直处于攻势,数万大军游离在长城之外,轮番对突厥人进行着不间断的打击,令其不敢南下。面对齐人不断的进攻,突厥只有不断向北迁移,以躲避齐军的打击。自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然后攻守之势却在建兴七年重新改变,听闻洛阳有变,徐辕老矣,突厥人认为期盼已久的报仇时机已久到来。突厥重金结好匈奴,和其罢兵休战,相约共同南下。骨咄禄又遣使者,命令一直游离在漠南的白羊部落和楼烦部落聚兵共往攻齐。

为了集结粮草,徐辕下令在北地进行谷物管制,有官府统一收集粮草并出售,商贩不得私自交易。又遣大军南下从周边的太原、恒山、广阳三郡取官府的存粮,同时向洛阳方面告急请求粮草支援。

太原、恒山、广阳是内地郡治,并不属齐军节制。越迁南下取粮又没有皇帝的诏令,依律不合,三郡的官员自然不会配合。越迁却有徐辕的帅令在身,哪愿意和这么文官墨迹讲理,直接纵兵抢粮,遇到冥顽固执不懂变通的官员,甚至直接杀死。一时间,齐军飞扬跋扈的名声传遍大齐,弹劾申诉的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往咸阳。

自齐高帝建国以来,大齐的机制便是国家机器为战争服务,统军大将在战时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完全可以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借口拒绝服从朝廷的调度。况且齐军游离在北地已近十年,早已自成体系,当初齐高帝只是仗着他的威望,以及徐氏一族对大齐的忠心,才将这只军队牢牢控制在手。

齐军是大齐的屏障,若是齐军败了,那北部十几个郡就彻底糜烂了,连同洛阳都会在突厥人的马程之下,姜武可不想齐国就此毁在自己的手上,当即便写了诏书发出。

姜武的诏令发出后,徐辕在虎头城已经筹齐了够二十万大军用三月的粮草,又得到了咸阳方面的粮草保证,便定于十月初八誓师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