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荒野求生之建窝进行时(2 / 2)

初唐求生 晓风陌影 0 字 9个月前

吴欢小时候,经常去看村里的篾匠编织凉席,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篾匠锯下来,不要的竹筒或者竹节,那是他这样孩子的玩具。所以编织席子对吴欢来说不是很难,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

看到的和自己去做,是两回事情,虽然编的不错,歪歪扭扭的豪无美感可言,却让吴欢双手吃尽了苦头。虽然有手套保护,两手的手指经过高强度的劳动,居然伸不直。

吴欢花了两天时间,织了4块芦席,两块盖在棚顶,一块拿来晒板栗,还有一块拿来铺床。

吴欢把几根构树以30厘米左右的间距固定在房梁上,只是不再用伞绳固定,而是用棕绳固定。伞绳毕竟有限的,用一点少一点。而这一代有很多棕榈树,棕榈树树叶的底部那些毛绒绒的纤维,正是编绳的好材料。

其实在没有机器编绳之前,农村的百姓都是自己搓绳用的。那时候,棕榈绳是上好的材料,拿来打一床棕绳床是富贵人家的象征,而百姓们常用的都是稻草绳和麻绳,棕绳都拿去换钱了。

吴欢固定好中间的椽子,然后把椽子上部突出的地方砍平。做好这一切后,吴欢把两块芦席连接到一起,把人字棚的两侧覆盖掉,并且绑好。

吴欢想用湿黄土,给芦席涂上。觉的还是算了,认为多压些木头和芦苇能起到一样的作用。因为他想到那个绵绵无绝期的梅雨季节,多少泥巴涂上棚子都给你冲洗的干干净净。

吴欢开始砍人字棚前的树木,前一次砍只是砍出小片的土地,这次要多砍很多。因为现在这里要晒栗子,明年这里要种红薯。

虽然只有2颗红薯,4颗紫薯,如果真繁殖起来,是可以繁殖很大一片的。因为红薯繁殖可以用扦插,两节茎叶就可以长成一株红薯。

如果有很多时间,足够的人手,一棵红薯一年绝对可以繁殖出几十亩土地的红薯。吴欢可没有很多时间,因为他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有。

吴欢在砍树的时候,就在想,什么时候可以去佛堂,买点锄头之类的农具。十月十是那个世界佛堂的交流,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十月十?可是哪天是十月十?相差千年,也不知道现在具体的时间,怎么确定十月十?

这里的树以构树为主,还掺杂着杨柳树,苦楝,小樟树。砍的很快,最大的问题,还是地上这颗直径超过1米,长十七八米的倒伏樟树,吴欢搬不动,也砍不动,因为树太大,怎么砍都是没有意义的。

吴欢砍累了,靠在这颗大樟树上,想着怎么处理这棵大樟树。想了一会,他想到,把樟树中间已经中空腐朽的木质挖掉,然后把栗子之类的东西藏到这里面。其实再也没有比这个好的容器了,樟树有防虫的功效,而且效果非常的好。

吴欢起身把砍倒的树木处理一下,然后把他们靠在人字棚的芦席上。然后又割了很多芦苇,把芦席围的严严实实,确定雨水淋不进棚内,吴欢才罢手。

吴欢怕芦苇被北风吹翻,把两根重点的构树压在芦苇上,中间绑了一根小杨柳树枝连在一起,这样一来芦苇不会被风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