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当变(2 / 2)

魏逆 茶渐浓 0 字 9个月前

立即缓和了脸色的夏侯和,轻笑了声,“六兄,你觉得还能邀请谁来啊?我倒是觉得,陛下已然让六兄任了中军之职,若不送个名刺给骁骑将军等人试试?哪怕他们不来也会承情,日后六兄归来洛阳任职了,同僚之间也会好相处许多。”

“不需要了。”

正端着麦饭扒拉的夏侯惠,声音有些含糊不清,“陈玄伯、傅兰石、杜务伯,还有义权你,足以迎亲了。肉若冷了就不好吃了,义权莫发愣。”

好歹是中坚将军呢!

且还是谯沛元勋之后,才四位宾客就足够迎亲了?

六兄是因为知道自己不被朝中百官所喜,所以不想前去攀交自伤颜面吗?

夏侯和心中有些疑惑。

但也没有再多言,只是“哦”了声,继续用餐。

少时,他餐饱,而吃相很是洒脱的夏侯惠早就放下竹箸等候好一会儿了。

“对了,义权。”

见他也用餐好了,夏侯惠便发问道,“你今岁及冠了,大兄可为你寻姻亲之家了吗?若没有,我也帮你留意下?”

“呵呵”

却是不料,夏侯和听罢,竟开怀的笑了起来,“六兄莫说笑了。”

我说什么笑?

这不是很寻常的话题吗?

夏侯惠不明就里。

而待夏侯和止住笑声了,才戏谑作言,“迎亲宾客才四人,可见六兄交游之寡,如何为我寻门亲事?嗯,此事大兄前些时日已然提及了,但我不想成亲太早。待过个二三岁再说罢。”

说罢,也不等夏侯惠做声,他便继续说道,“伯舆兄那边我已问过了,他五日后将告休沐,不知六兄届时得闲否?若得闲,我便在城外设宴,让六兄与他见一面。”

“自是得闲的。”

夏侯惠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后,便说道,“嗯在城外的话,若不就在我那小宅里吧。那边虽简陋,但听闻王伯舆为人笃行,应是不计较这些的。不过时间定在晌午吧,若太晚了,恐让你与王伯舆赶不上城门落锁前归去。”

“也好。”

对此,夏侯和没有异议,应声之时还往屋外瞥了一眼,然后发问道,“六兄可还有其他事否?日近暮了,我须赶在宵禁前归去。”

“没了。义权归去吧,将酒囊带上。”

闻言,夏侯惠顺势起身送他出门,就是才刚走到门槛处,又陡然顿足。

“啊,还有个事。今日我在北邙山庄园,还见到了卫侍中,与他攀谈了一阵。但与他对弈的一老者,我却是不认得。年纪约莫六十,身躯瘦削,表字唤作孔和,官职应是不高,义权可知他是谁吗?”

“若六兄讲述没有错的话,那他必是擅解梦的周中郎。”

中郎周宣?

擅解梦?

夏侯和已然离去了好久,夏侯惠仍在独自沉吟着。

他有点想不明白,天子曹叡让一个擅解梦的方士在北邙山庄园是什么意图。

尤其是这个方士还暗中观察自己。

难不成天子曹叡做梦了,而中郎周宣解梦的时候,刚好提到了我?!

但“子不语怪力乱神”,且也不曾听闻,天子曹叡竟沉迷这种神神叨叨的事情啊

不对。

人是会变的。

作为一个少年丧母、青年丧父,如今又子嗣皆丧尽的人,未必就不会因为承受了太多悲苦,变成相信鬼神有灵的人。

尤其是他还是自幼在邺城长大的。

因为张鲁投降后,魏武曹操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且被安置在邺城,也让五斗米教在邺城颇为盛行,曹叡未必就没有接触过。

嗯,不知道天子曹叡梦见了什么、中郎周宣又说了些什么。

如若关乎自己的评断是好的,那还罢了。

万一那自己这些年所作的绸缪,以及不吝性命积攒军功的冀望,岂不是都变成了一场空?!

心中刚泛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夏侯惠又瞬间掐灭了。

有时候,不能让自己有悲观的情绪。

不然会让自己斗志全无。

而且,就冲着今日天子曹叡赐下蒲萄酿的行举,足以说明就算周宣解梦时提及了自己,也不会太糟糕。

反正不会是“亡魏者侯也”!

唉,要是天子曹叡能梦到“三马同槽”,然后中郎周宣再来补一句,说此梦境是指司马懿、司马孚与司马师日后将食曹的征兆,那该多好啊

罢了,多思无益。

天子曹叡心意如何,待我日后寻个时机以其他事情试探就好了。

还有,若是天子果真开始变得笃信鬼神了,那我日后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自导自演以鬼神的名义除去政敌或者更顺利的登庙堂之高?

五日后。

洛阳城外邑落,夏侯惠仆人小宅中。

夏侯和带着王基如约而至。

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在夏侯和的插科打诨下,王基与夏侯惠相谈甚欢。

又或者说,王基为人品行本就很好,且因为年少失孤的关系,而与同样年少失孤的夏侯兄弟颇有亲切之感吧。

当然了,初次谋面,彼此也只是泛泛而谈。

但在席间,夏侯惠还问及了左伯纸,且声称自己有在阳渠西端造纸的打算,请托王基能否作书归桑梓,让人为他雇佣一两位造纸匠人过来。

对此,王基不假思索便允了。

因为这种小事不足挂齿,更因为夏侯惠给予造纸匠人的佣金很高,且只是来阳渠西端传授技艺即可,只需一二年就可以归去了,不需要典身为徒附。

也让夏侯惠的笑容比门外的春风更灿烂。

从相识到相知,再到交情莫逆,情谊的升华往往是需要时间来发酵的。

不过有些事情也可以加速这个过程。

比如请对方帮个力所能及的小事,然后你再丰厚的回报他;让对方觉得你是个懂得感恩、很有情谊之人,且觉得回报太重而隐隐有受之有愧的心思。那么,日后你再寻他帮忙,在一些不违背原则的事情,他就不会拒绝你;然后你再很丰厚的回报他.如此循环,两人的情谊很容易就能聚沙成塔了。

在以往,夏侯惠并不喜欢这种功利之心。

但如今司马师已然变了,连天子曹叡都让人解梦了

他,也该变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