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禁地(2 / 2)

独战三国 吴僧 0 字 9个月前

这几人正是刘宠先后从洛阳监牢中换出来的死囚。那树下对弈的二人身着青衫那位正是威名赫赫的一代名将前太尉段,身着白衣那位就是当年害得段下狱的前司隶校尉阳球。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曾经的生死大敌,今日竟然能比邻而居,同桌对弈。

毕竟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看开了,而且都是经历过生死的人,前尘往事、爱恨情仇都成了过眼云烟。

自从段、阳球等人被刘宠或荀攸救出了死牢,来到这里隐居之后,再没过问世事。任凭天下风云变幻,几个老头在后山禁地被刘宠好吃好喝供着,也落得个清闲自在,什么功名富贵、恩恩怨怨早就放下了。

反正家眷子孙有刘宠照料,在后山也不用怕走漏消息让人知道几个老家伙还活着,所以这几个老头在这后山住得都不想走了。

刘宠走近小院,院中的几人见了都回头打了个招呼,说了声“真是稀客、稀客啊”,然后下棋的继续下棋,看书的继续看书,浇花的继续浇花了。

“冒昧来访,打扰诸位前辈雅兴了。”

刘宠逐个拱手施礼回了一句,然后走到段的身旁,抱拳一坛酒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二人下棋。

除了段和阳球之外,那浇花、剪枝的两个老头是刘纳和刘,看书的老头是陈球。

要是走到陈球身边仔细瞧一瞧,就会看到陈球手中捧着的那本书是世间难得一见据说早已失传的鲁班秘要。陈球担任过将作大匠,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这是刘宠派人给华佗、张仲景、刘洪、郑玄收集天下书籍的时候无意中得到的,陈球得知刘宠手上有这本书就很不要脸地死乞白赖要了过来,没事就抱着研究。

“小友不会无缘无故来后山看望我们几个老头子吧。”阳球下了一颗白子说道。

“在下遇到一难事,特来找段前辈求教。”

“以小友的能耐,还有何难题是小友不能解决的,老夫倒是很好奇,小友且说来听听。”段在阳球的白子旁边下了一颗黑子说道。

“不瞒前辈,朝廷诏在下领兵西征,助车骑将军朱温破西凉乱贼,此事让在下左右为难。”

刘宠说着也在段、阳球中间的蒲团上坐了下来,将怀抱的酒坛放到棋盘上,推到段的面前,然后细细将西征的烦恼告诉了段。

“前辈在西凉和羌人打了一辈子仗,不知何以教我”刘宠说完望着段问道。

“呵呵西凉羌汉混杂,兵精将勇,可不好对付。按小友所言,如今那韩遂、边章啸聚十万之众,自是不可力敌,不过要取胜也不是难事。”段放下棋子,抱起刘宠推过来的酒坛饮了一口,然后再递给阳球,才对刘宠说道。

“不知当如何取胜”

“不能力敌,当以谋胜。”

“在下也想过以智谋取胜,可那韩遂乃西凉少有的名士,其才华谋略想必不差。说实话,在下与韩遂对阵若论计谋不见得能胜过他。”

“小友何须与韩遂对阵,一旦对阵自是力敌,明知不能力敌而对阵此为取死之道。凉州、关中地形复杂,若以小股骑兵抓住机会分施偷袭,早晚会如蚂蚁噬象般耗死韩遂。”

刘宠听完段的话,忽觉眼前一亮,一拍大腿,叫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点。”

“小友想来是一叶障目了。”阳球将酒坛子推到刘宠面前说道。

“小友稍待,老夫有件大礼可助小友大破西凉乱贼。”段说着起身回他的茅庐去了。

刘宠确实一叶障目了,一来西凉兵是天下强军,二来韩遂也是智勇兼备的枭雄,确实不好对付,这才没想到蚂蚁食象、以弱胜强之道,主要还是因为刘宠对西凉和三辅的地形不太了解。领兵作战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好在无心插柳,有段这尊大神在后山禁地可以讨教,这才让刘宠看到了取胜的希望。

刘宠和阳球喝了一圈酒,又谈了几句,段就从茅庐中出来了。

段坐回蒲团上,从袖袍中取出一本线装书递给刘宠,说道:“此书记载了老夫这一生与羌人大小一百八十战所有详情,包括羌人习性,各占敌我状况,地形种种,乃至老夫编写此书时补记的许多心得,小友详读此书对西征一事当有助益。”

刘宠欣喜地接过这本书,“有如此宝书定能平西凉乱贼不过此乃前辈一生心血所作,在下受之有愧,只消抄录一份即可,原书当奉还前辈。”

“小友客气了,一本破书而已,闲来无事所作,若能帮到小友,也算略偿小友恩德。要不是小友,我们几个老家伙早就死无全尸啦。”段豪爽地说道。

“是啊,小友只管收下,若小友借段老儿此书平定西凉,说不定此书将来能传遍天下,到时段老儿必定会名垂青史,段老儿心里巴不得小友将此书收下呢。”阳球也在一边说道。

“如此,那在下便多谢了。”刘宠朝段拱手致意道,“黄巾之乱以致天下糜烂,如韩遂等野心之辈趁势而起,这大汉江山将来还指望前辈们出来拨乱反正。”

“小友言重了,得小友庇护,我们几个老儿现今都是闲云野鹤,天下事留待后来人罢”段意兴阑珊地说了句。

“不知此书可有名目”

“没有,小友要是想给这破书取个名也可以。”

“那在下就僭越了,既然是前辈与羌人大小一百八十战的心血之作,不如就叫平羌纪要好了。”

见阳球、段都没什么心思谈论天下大势,刘宠围绕段给的书简单聊了几句,然后就向几个老头一一告辞了。

得了平羌纪要,又有段的点拨,刘宠心下也有底气与韩遂、西凉兵扳扳手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