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弹劾(2 / 2)

嘉靖皇帝皱眉,随即追问道。

「朝廷大事,奴婢自然是不懂的,只是依稀记得听人这么评价过吴尚书。」

高忠说这些,在他看来应该可以应付嘉靖皇帝了,要不然怎么说,说现在的吏部尚书名义上是吴鹏,实际上是小阁老严世藩吗?

高忠可不想把严家得罪死了,自己今天说的这些话,说不好隔天就传到严嵩、严世藩耳中,应该不会得罪他们吧。

在严嵩圣眷没有失去前,内廷的太监们也都不愿意得罪,这也是严嵩父子敢在京城横行无忌的主要原因。

「看来,这吴鹏确实不能继续担任吏部天官一职了。」

嘉靖皇帝这时候淡淡的语气开口说道,随即对着高忠说道:「拟旨,令吏部尚

书吴鹏致仕。」

「遵旨。」

高忠忍住心中的惶恐,急忙答应道,随即在梁梦龙奏疏的票拟后面,录上嘉靖皇帝刚刚的表态。

不过,似乎还没完。

.

刚刚录完的高忠抬头就看见嘉靖皇帝做出两次深呼吸,似乎是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似的,一时间他大气都不敢出,手里的毛笔也只能继续拿在手里,似乎担心搁笔的动作会发出噪音,影响到皇帝。

「唉」

嘉靖皇帝忽然长叹一声,随即转头对黄锦道:「那道李东华弹劾吴山的奏疏,翻出来,一并处理了。」

没有理会黄锦惊讶的表情,转回头对高忠说道:「令礼部尚书吴山冠带闲住。」

吴山并没有像吴鹏那样被要求致仕,闲住,看似还保留着礼部尚书的职位,可是熟悉明朝官职的人都清楚,其实就是剥夺了吴山掌部的权利,或者说,吴山只保留了尚书头衔,而没有了实职。

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就是这短短不到一刻的时间里,大明朝一下子空出来两个尚书之位。

可以想见,明日奏疏发出后,满朝大臣还不为了这两个位置进行一场龙争虎斗。

自然,在第二日,魏广德就得到消息,礼部尚两个二品官职空出来了。

虽然旨意才到内阁,还没有正式拟旨发出,可是消息却用极快的速度扩散开来。

前日才谋划的事儿,第二天就有了结果,裕王府在得到消息后,殷士谵就打算了张居正的授课,和他们商议起来。

「这次的弹劾,结果是真的有点出乎意料。」

殷士谵把记着消息的纸条递给裕王,裕王此时还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

魏广德的主意,打动他的就是没有坏处,只不过他也没想到会从中获得什么好处,直到昨日殷士谵把高拱的话传回来,他才后知后觉。

「这」

裕王抖着手里的纸条,看看殷士谵,又看看魏广德,犹豫着说道:「若是按此理解,那是不是说明父皇已经不喜严嵩,我们是不是找人弹劾严嵩父子一次试试。」

前些年,他裕王可是被严世藩欺负的够呛,虽然每次和严嵩见面的时候,严嵩对他还是礼尽有加,可是严世藩对他做的事儿他可不会忘记。

严世藩凭什么这样肆无忌惮,还不是因为有严嵩这个老爹吗?

严嵩在他面前装好人,严世藩在背后做坏人,裕王可不信严世藩的做为严嵩会不知道。

既然你严嵩不知道教孩子,那就是纵容。

所以,严嵩在裕王面前表现越是谦恭,裕王对其父子的恨意就越深,这俩父子完全就是在自己面前演戏,戏耍

自己。

此时,联想到刚刚魏广德才使用的计策,裕王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依葫芦画瓢,找人弹劾严嵩。

在这事儿上,裕王还是知道,自己的判断不能作准。

虽然王府里的事儿,最后拍板的都是他,可是这都是高拱认可的,他知道自己的短板,这些还真不是他的长项。

把想法说不出来后,裕王习惯性的看向旁人,不过目光很快就从殷士谵那里转到了魏广德这里。

魏广德的很多想法,最后都被高拱认可,被王府采纳,想想高拱对魏广德的评价,裕王觉得这事儿最好还是多听魏广德的话,在高拱没有表态前。

魏广德注意到裕王视线的变化,心中有点小惊喜,可是却强自镇定下来。

取代高拱在裕王心目中的位置,还任重道远,自己才来几个月,是绝对不可能超过高

拱的。

不过,想归想,对裕王投来询问的目光,魏广德很果断的摇头。

「善贷,你觉得本王的计策不好?」

看到魏广德摇头,裕王就皱眉问道。

被点名,魏广德只得拱手道:「殿下,你算算吧,这次空出来礼部和吏部两个部门,

.

还有工部和都察院这两个要害部门,七个重要的衙门一下子就有四个要换人,已经是很厉害的朝堂变动了。

若是我猜的不错的话,吕本致仕后,应该还有人要补入内阁,虽然还不知道最终花落谁家,可是重臣一下子换了一半,若是首辅也换了,那新的内阁能否控制得住局面就有点难说了。」

「你的意思是不能弹劾?」

裕王迟疑着问道。

「不能,可以弹其他尚书,但绝对不能弹阁老。」

魏广德答道,忽又像想到什么,补充道:「兵部尚书也不能弹,现在陛下牵挂福建事,这时候兵部肯定也是不能动的。」

「我们弹杨博做什么,他又不是严党的人。」

裕王洒然笑道。

魏广德闻言,心里对裕王和严嵩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不过他还是马上接话道:「殿下,你若是以亲王的身份说这些倒是没什么,可将来九五之尊的时候,思考问题可不能这么简单。」

看到裕王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作为王府将官,魏广德觉得还是应该说说一些东西,这些本来应该是高拱、殷士谵他们教的,不在魏广德份内。

「朝廷,不能成为一言堂,因为那意味着大权旁落,所以对大臣,你不能以是不是某人派系为依据看待他的好坏。

你看陛下当朝,可有大臣可以独揽朝政,虽然严嵩受宠,可是还有徐阁老入阁牵制,还有吴山吴尚书、杨博等人在朝堂形成一股力量.」

本章完

平行空间来客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