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论辩(2 / 2)

“两位,请莫要再争论!”

刘健出来了,赶忙拦住了争论的二人。

他毕竟是首辅,二人也很给面子,暂且停了下来,这一停下,所有人又都把目光看向了张鹤龄。

此时的张鹤龄好似是与己无关的闲人一般,规规矩矩的站在了那里,不由让人感觉几分复杂。

刘健肃声斥道:“寿宁伯,今日御前是判你所犯之事,你何敢肆意妄言,擅启军政之争。是欲乱朝廷乎!?”

“刘阁老严重了!”

张鹤龄摇摇头,道:“刘阁老,您是首辅,辅佐陛下掌文御武,管着这大明天下江山,站的高也看的远,您高瞻远瞩,视野开阔,自能想的更多,看的更远。可本伯原本只是一闲散伯爵,骤然被陛下委以军事,可谓战战兢兢,深恐办不好差事,辜负了陛下,也耽误了朝廷。

因而,在本伯未曾履任之时便已细细思量了所任职事。可本伯总觉得有些不明之处。今日履任之时,听着下属们承报细则,本伯更是不甚懵懂。

先抛开吴尚的事,本伯最想明白的一事,我兵马司可受人监督,可受人巡查,但这只是监察体制,无权置喙兵马司运行本身。然,既是军队、衙门,总该有受命之人,本伯且问,我兵马司到底该归谁管?事无头不行,令无缘更不行,本伯懵懂!或可言,我兵马司也如锦衣卫一般只听命于陛下?”

“……”

高坐之上,朱佑樘现在心定了下来,张鹤龄未曾让他失望,一番奏对,尽皆哑口无言,即便大家都知道,张鹤龄说的理不太正,但却也挑不出毛病。一场弹劾,几乎已无疾而终,现在几乎无人去关心弹劾之事。

且说不得还要延伸些东西出来。是已延伸了,上升到了文武之间在军权上的相互侵蚀之事。

即便被刘健暂时按了下去,但张鹤龄提他本身职务的事,同样延伸到了军权的具体行令之上。而这个问题,今日在御前,作为在场相关的大臣,还不得不回答。

张鹤龄见无人回答,继续追问道:“或是不好回答?怎就不好回答呢?难道我们兵马司是无人管的部门,或是都能管?若是如此,令不出一门,让我兵马司如何行事?”

“马尚书,本伯的职位任命是出自于你,那当是由兵部来管了?”

“不对,不对!刚英国公有言,兵部只为提领、监督,不可插手具体军事。那就该是掌管天下兵马的五军都督府来管了?英国公,下官说的可对?”

张懋淡淡一笑,道:“寿宁伯,何需如此执着,你兵马司虽是军队,但管的却是庶事,京城的治安和缉盗,消防和巡夜,不是行军打仗。何需非要言及谁管?好好办你的差事便是。”

张懋可以与马文升争,争军队的主导,但可不会上这小子的套,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兵马司来擅启烽火,不值当。想来,马文升亦是不会,左右你一个小小的6品衙门,谁令一句,还敢不领?

马文升也确实如张懋所想,他言道:“兵部任命、调遣,都督府统领、部署,御史监察,几者并不影响!”

呵呵!

刘健、谢迁,包括戴珊,心中皆是舒服了一些,挑一次,还想挑第二次呢。今日虽不能定你的罪,但你想把兵马司理清了,也同样不会如你的愿。事实上,只要你做了这个位置,以后还是可以慢慢管,且谁管都不会挑出太多毛病来。

张鹤龄似乎有些苦恼一般,再言道:“好,那就不较这个真,就当我张鹤龄,也做个糊涂官,能做事便是。”

李东阳出言道:“寿宁伯,你有只论做事的心,陛下亦会欣慰!”

“李阁老,不是张某不知做事,张某之所以一直追问,皆是因为不得不问。”

张鹤龄苦笑摇头,继续道:“且罢,既是兵马司衙门比较特殊,亦不太好权衡。那不提也罢,但本官……”

“陛下!”

张鹤龄再次面对皇帝朱佑樘,奏道:“陛下,请容臣再多一言。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臣今日接任兵马司,竟是发现,兵马司正丁三百,其余兵丁另三百余,全部军械加之一起尚不足一半。

其中有些弓枪,竟尚有成化早年所制。多年不曾换装,损毁更无有补充,兵马司快要无兵器可用了。衙差、捕役出勤尚且有把铁尺、腰刀,总不能堂堂一兵马司军制,往后执勤,要空手吧?”

“堂堂”,兵马司够资格用堂堂二字吗?

众人吐槽,但张鹤龄面君一奏,又出幺蛾子了,偏这个幺蛾子不好处理。从做事的角度说,必须给,但问题又来了,谁给?

只能是兵部或是都督府,但如何给?让他们谁给?

众人不由看向了马文升和张懋。

两人也是心中无奈,怎就又来了,一桩桩的公事,偏就绕着他们了,偏就不好反驳。若是私下里,直接打回去便是,可,在陛下面前,哪能这般粗暴!

他二人斟酌着该如何来说话,其实几百套兵器不算什么,每年的军费和兵部的开销,随便漏一些亦是足够。

可不好给,谁给就等于宣示了对兵马司的主导,事情便又是回到了起点。

“陛下,请为臣做主,否则,臣即便再糊涂,也无法做这个糊涂官了!”

朱佑樘暗自点头,面上确是一副恨铁不成钢,沉声道:“张鹤龄,让你做事,拖拖拉拉,且讨价还价,你还是朝廷的伯爵吗,像什么样子。”

张鹤龄诚惶诚恐的拜下:“臣知罪!”

“唉,你也确是为难,别说你这个粗鄙无术的混账,即便是朕亦未曾了解清楚,到底是归谁管,又由谁来给你们换装、补缺!”

马文升赶忙奏道:“陛下,此只是小事,您……”

朱佑樘摆摆手,道:“马爱卿,却是小事,朕知不知无关紧要,但你亦是看到,张鹤龄这边却是无所适从,且连做事的装备都不曾齐全。总不能真就空手吧。那岂不是笑话!”

马文升被说的哑口无言,而且,陛下的话有些诛心。

刘健想了想,不得不上前,奏道:“陛下,此事不大,臣等下去商议之后,必然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总不至于让军士无法做事。”

刘健是要充分发挥他首辅的职责了,不好说的糊弄,不好办的,和稀泥。

但张鹤龄可不答应,他跟着道:“刘阁老,事确是不大,但那是对你们这些大员们而言。本伯只是小小的兵马司主官,对我们而言,可是大事。况且,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马司虽只是杂牌,但也是戎,可不能轻忽。

若是真碰上个意外,兵马司毁了是小,朝廷的威严方是大事。即便不出事,若是让外邦、藩属见着,我煌煌大明的一军,装备连衙丁、捕役皆不如,岂不是让人看轻了。”

刘健不为所动,沉声道:“寿宁伯,本官说了,这是小事,陛下御前,皆是商议国之大事,岂可为了区区几百军械扰了陛下圣听。下去之后,本官和众位大臣自会与你解决!莫要再夹杂不清。”

“呵呵!”

张鹤龄笑了笑,奇怪的看着刘健,这是摆首辅的谱了,仗着陛下会给你首辅的面子呢?

陛下惯着你,我可不惯你,今日如此良机,能让小小的六品衙门事务直接撞到御前,可是难得机会。他想做点事,不先稳着盘子,又怎可以?

他正待上前再言,只是突然一内侍快走进殿,行至御前。

“陛下,锦衣卫指挥佥事、南镇抚司镇抚使,周兴奉旨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