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死而后已(1 / 2)

 胡贵闵任职陕西,陕西之地,陕西之民是否需要王越他比谁都清楚,但是他的上疏一点不比刑科给事中张朝用平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p>

账本的名单还有他的名字,这不是为了撇清与李广的关系又是为了什么?</p>

皇帝那边,他也不能一直压着这些奏疏。</p>

因为只有皇帝想拖一件事才会将奏疏留中,现在三边总制官不仅是他想力推之事,也是李广死后眼下最叫人关心的事项。</p>

所以张朝用、胡贵闵等人言道官员们的奏疏一出便闹得满城风雨,朝里朝外的大加议论,</p>

曾经李广的党羽更加躲避不及,毕竟李广都死了,还靠谁啊?</p>

眼下比较为人比较关注的,就是吏部尚书屠滽。</p>

弘治九年的时候,前任吏部尚书耿裕死了,朝廷商议吏部尚书的人选,本来马文升资历最深、名望最大,自然希望很大,但是皇帝圣心默定,直接定了屠滽。</p>

这其中,就有李广的关系在。</p>

当时对于屠滽接任天官的记载叫‘人多异之’。就是说这个任命在舆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p>

所以他也被认为是‘李广流毒’。</p>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人,长庆。</p>

他是李广亲信,李广死后,他的境遇也非常的尴尬,现在这两人算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p>

如果皇帝要在李广死后,继续掀起大案,那么他们二人必死无疑。</p>

可现在西北的局势救命,给他们送来了一个‘三边总制官’这样的活命机会。</p>

“……屠大人,眼前之计,你只有死保王越将军,他只要不死,就没人能定您的罪。”</p>

屠滽在家中脱了官服,身着绸缎长衫,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但其实已经很危险了。</p>

“我已去了信。但几日来廷推时,只有我一人勉励支撑。”</p>

尽管送钱的人多。但也有人抱着‘我送钱其他人又不知道、我还是反对王越和李广保持距离’的心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