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开辟道路(2 / 2)

演变战役 力量焊接 0 字 4个月前

并为这个世界的人提前书写出关于选育和遗传学的著作。</p>

将他无法完成的驯化、选育过程交给后世。</p>

“你就留在营地里吧,这里安全。”陆大古向助手交待,“矛和弓你都很熟练了,接下来可以再练练投石索。”</p>

话完,他带着手下直奔河边,去往河边开垦的土地。</p>

此刻,河边的一队士兵正在处理竹子。</p>

炎华大地,这片孕育了炎华文明的古老土地有数不清的馈赠等待这个时代的人去拾取,竹子,就是其中之一,昨天探查地貌、物产的士兵带回找到竹子的消息的时候,陆大古还高兴了很久。</p>

这意味着陶器需求量减少了很多,各种容器制造更加便利,建筑制造的压力也大大减轻,而且大古设想中的引水灌溉系统,这下也有着落了。</p>

既然没有能当钉子的金属,那干脆别用了。</p>

他将指挥人手在河边建造纯铆契结构竹子水车。</p>

反正有那么多能理解他的意思的人手。</p>

在这个时代,引水灌溉亘古未有,并且人们种植的效率还很低,基本就是找合适的地方稍微处理一下地,把种子一撒,就等它长起来,即使在后来的商朝,也是实行和欧洲中世纪差不多的二圃制,即,一块田种植,另一块地放荒,给它们时间自然恢复肥力,这样,每轮田地再次种植时基本都等于生地,哪怕商代已经有粪肥和草木灰肥,粮食产量也低得可悲。</p>

在他的设想中,未来的土地应该实行轮种制,一块地种米粟、一块地种豆,让土地一直有产出,且定期除草施肥、恢复地力,而非完全的放荒。</p>

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土地空间,实行沟垄制。</p>

喜欢干燥透气的作物种在垄上,喜欢湿润阴暗的作物种在沟内,一块地同时种两种作物。</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