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清明上河的人间烟火(1 / 2)

临安不夜侯 月关 0 字 4个月前

 此时的临安,富甲天下。</p>

一艘艘小船从太阳升起时,就从临安城的各处水门鱼贯而入,将市郊最新鲜的蔬菜瓜果、鱼螺虾蟹送到御街沿岸各处酒楼、茶肆里去。</p>

坐在船头的农家小娘子还在轻轻地哼唱着小曲儿,无忧无虑。</p>

临安城的茶楼酒肆、艺场教坊,也从夜色中苏醒过来,重新陷入处处笙歌。</p>

人口如此众多,街市如此繁华,但临安的大街小巷,却是洁净无比,并不见污秽。</p>

中华民族的城市管理,历史极其悠久。</p>

“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p>

”秦连相坐之法,弃灰于道者黥。”</p>

唐朝时候,则是“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p>

只有严刑峻法禁止居民乱倒垃圾秽物自然不行,“路厕”和专门的城卫清扫机构,也是很早就出现了。</p>

宋朝在这方面做的尤其好,设立了“街道司”这样的环卫机构,临安城的“环卫工人”们都穿着统一的青色袍衫,清扫着大街小巷。</p>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p>

这些文字里的描述,是临安城的真实写照。</p>

但文字里的描述再如何美丽,也没有置身其间的鲜活。</p>

一进城,杨沅就走进了这样一副鲜活的画卷。</p>

他耳边听到的有吴侬软语,也有河洛之音。他亲眼看着的,是摩肩接踵的行人,一路的人间烟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