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以子之矛(二更)(2 / 2)

大魏霸主 tx程志 5695 字 2019-06-07

此人就是孔子的二十四世孙孔抚,世袭豫章太守、奉圣亭候,国子祭酒,倒是依靠他真才实学得来的。不过这个老夫子倒也古板,他不是不认识冉明,只是非常愤怒的是,冉明居然坐在主座上,而皇帝却在下首。

孔抚鼻眼朝天的怒斥道:“竖子,不知礼仪廉耻之徒!”

诸蒜子皎洁的一笑,解释道:“奉圣亭候有所不知,胶东王乃陛下刚刚拜的师尊!皇帝正在聆听师尊的教诲!”

诸蒜子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就是火上浇油。孔抚怒了,指着冉明道“汝有何德,亦或何能,妄为帝师焉!”

冉明明明知道诸蒜子在使激将法,但是冉明也自愿入套。

反驳道:“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不分先后,达者为师!”

用孔子的话,反驳孔子的世孙,让孔抚哑口无言,无从驳辩!不过,冉明自己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和孔抚辩论,他倒是不怕,怕的是专门研究孔孟之道。这样做无疑是班门弄斧。

孔抚道:“孔子云。。。。。”

冉明不待孔抚反应过来,立即胡搅蛮缠道:“这句话我说过了,鹦鹉学舌,有意思吗?”

孔抚气得脸色发白,胡须都扯断了几根,小皇学忍禁不止,很想大笑,可是看到两个师尊在场,恐怕又要训斥自己,只要忍着。可是想笑不敢笑,那种滋味,非常难受!诸蒜子,大袖一扬,遮住脸部,转过身子,看着她的背影,一动一动的。

孔抚道:“竖子好胆,居然胆敢拿圣人说笑!”

“非也!”冉明道:“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孔抚道:“你这是强辞夺理!”

冉明道:“圣人所言,难道全部都是正确的?”

孔抚道:“这是自然!”

冉明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解?”

冉明在后世就知道好多孔子的原话,被断章取义曲解的。这只是其中一句,还有最著名的以德报怨。

对于《论语》的研究,孔抚自然可以甩冉明九条街,但是冉明在后世知道的知识,都是千百年来,无数能人志士心血的结晶,自然比闭门造车的古人强太多!

孔抚道不假思索的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让百姓得到的,就让他们知道,不应该让他们明白的,他们就不需要明白!”

冉明指着孔抚道:“您是孔圣人二十四世孙!”

孔抚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突然,冉明的话锋一转。

怒斥道:“孔圣若在天有灵,定会为此不孝子孙而蒙羞!”

“你……”孔抚指着冉明,你了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冉明道:“吾说错了吗?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话,被你们这些不学无术的人改得面目全非!”

孔抚非常震撼,仔细回味着冉明的话。

其实,以他的智慧,在学术上的研究,自然不难看出,冉明的这个解释,并不算是牵强附会,而是很有道理!

就在这时,冉明又抛出了“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说法,其实孔圣人在好多言论中,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就像这个论点,并不是告诉人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而是告诉我们,别人对你好,你也要对人家好,人家对你不好,你也要对人家不好!

就像那句,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血债,当然要血偿。而且是加倍偿还!

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其实这是非常好荒谬的观点,中国不是没有狼性,只是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采取了愚民政策。渐渐的,统治是容易了,可是,汉人的血性也消耗光了!

为什么近战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说穿了,就是因为那些腐儒。特别是董仲舒、程朱,为了自己的利益,阉割了整个民族的血性。让陈汤那句豪迈的“犯我强汉者虽然远必诛”成为了绝唱!

此时,冉明没有注意到诸蒜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温柔。

老师是一个光荣而又伟大的职业,是人类最伟大的灵魂导师。

然而,正是因为许多人误人子弟,反而把人给带歪了。

“何以为师?“冉明接着道:”就是因为你们这些顽固自封,自以为是,却狗屁不通的腐儒,断章取义,曲解圣人之言,误人子弟,害人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