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垂拱而治(3000)(2 / 2)

“这只是妾身的妇人之见,还望夫君息怒。”</p>

然而桓熙并未生气,他感慨道:</p>

“如果不是令姜提醒,我还不知道自己险些铸下大错。</p>

“方今天下大乱,正该进取之时,又怎能满足于此。</p>

“假如我自己都失去了锐气,还谈什么匡扶天下!”</p>

谢道韫闻言大慰,这才是自己相中的夫婿,应该有的模样,大丈夫志在四方,而不应该沉浸在与她的闺房之乐。</p>

桓熙离开前,笑道:</p>

“往后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夫人不吝指点。”</p>

谢道韫认真道:</p>

“相夫教子,本就是做妻子的职责,妾身也是在尽自己的责任罢了。”</p>

桓熙闻言,深感自己没有娶错妻子,有这么一位贤内助,几年的等待都是值得的。</p>

他离开椒房殿,直奔征东大将军府。</p>

军府一片忙碌景象,与谢道韫说的懈怠不同,几乎人人都充满了干劲。</p>

究其原因,还是桓熙占据未央宫为京兆公府,向他们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桓氏有志于篡国。</p>

按理来说,权臣篡国,历经王莽、曹丕、司马炎之后,本应该沦为常态。</p>

但奈何中间出现了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这两家。</p>

在桓家父子崛起之前,王、庾两家曾先后把持权力,王家更是一度有王与马,共天下一说,但在主要人物死后,他们也全都交出了权力。</p>

当年跟随琅琊王氏、颍川庾氏之人,在两大家族当权时,自然风光无限,但当王、庾两家衰落时,若不能抱住新的大腿,也必将随着他们一起走向没落。</p>

如今桓熙住进未央宫,以及桓温时不时与人感慨,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遗臭万年,都是在给麾下将佐表明自己的态度,让他们吃下定心丸:</p>

桓氏不是琅琊王氏、颍川庾氏,不会傻到去做晋室的忠臣。</p>

追随桓熙创业的这些人,当然不满足于一两代人的富贵。</p>

团结内部,远比外部舆论更加重要。</p>

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又如何能够凝聚人心。</p>

光复中原,匡扶天下固然是政治正确,但将来建国称帝,才符合桓熙麾下,所有人的共同利益。</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