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达·芬奇(2 / 2)

美好的记忆 蒋偲昕 2708 字 2019-10-02

原来,师父以达·芬奇作模特儿画的那个手捧圣衣的天使形象,竟被嫉妒成性的师兄们刮掉了。他感到事态非常严重,时间又紧迫,他下定决心,不辜负师父的委托,为了维护师父的荣誉,他当机立断,自己动手来补画这个天使,他找出老师原来的画稿,以自己为模特儿,对着镜子,重画捧衣天使。师父康复归来,看到《*受洗》时,激动万分,他伸出双手紧紧抱住达·芬奇的肩膀兴奋地说:谢谢你,经过你这么一改,这幅画变得更加完美了。任何人都看得出来,这幅画最出色的部分就是左边那个天使?quot;从此达·芬奇声名鹊起,成为佛罗伦萨有名的画家了。

《持花圣母》是一幅不同凡响的佳作,它包含着新颖的构思,被美术史家视为达·芬奇创作道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这幅画不同于15世纪以来的圣母像。它有三个显着的艺术特点:第一,这幅作品的造型语言突出地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性,诚如苏联美术史家罗坦别尔格所说,它“表现了已经足以构成盛期文艺复兴特征的目光集中以及从一粒砂中看到大千世界的本领”。第二,圣母玛利亚首次以微笑的姿态出现在画面,以往的圣母形象严肃、呆板,看不到一丝笑容;第三,圣母头上的“灵光”不明显,从此以后逐渐消失。也就是说“圣母回到了人间”,因此这幅作品历来受到美术史家的高度赞扬。

关于达·芬奇在第一佛罗伦萨时期有创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巨型祭坛画《博士来朝》(又称《三王礼拜》或《三王来拜》)的草图。画长为246厘米,宽为243厘米。这幅画与菲利浦·利比的《博士来朝》和波提切里的《三王来拜》的内容一样,但达·芬奇的却强调人物的内心活动。

画面前景以玛利亚为中心,她抱着**的婴儿耶稣坐中央,前来朝拜的博士(一老一少跪于圣母两边)和群众围在她的周围,各人以不同的表情、动作和姿态对初生圣婴表示自己的崇敬心情。后景左边是建筑物的廊、柱、台阶,右边为广阔的原野和山地。在后景的画面上还表现了希律王害怕耶稣来作为犹太王国取代他,派兵马对伯利恒的婴儿进行惨无人道的*场面。前后景以一株有稠密枝叶的树木隔开。画家巧妙地把前景的和平生活场景和后景的*场面作了强烈的、戏剧性的对比,并力图揭示每个人物的内心活动。

在表现手法上,画家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把光亮集中在他们身上,以引起观众的注意,把散光分布于次要人物的身上。画家在作画时先把所有登场人物都画成**,然后再给他们“穿上”衣服,以力求达到人体解剖之精确。达·芬奇这一作法对后来艺术家的创作起了示范的作用。

由于作者无休止地追求作品的完美无缺,致使工作进展缓慢,后来又因别的事情耽搁,委托者不满,最终使这幅画停留在草稿上,未能完成。

达·芬奇喜欢在佛罗伦萨的街头漫步,如果遇到了使他感兴趣的面孔或身影,他就从腰间摸出小本子,偷偷画起速写来。这样,画家在笔记本里积累了速写、草图,以及听来的谈话、歌谣、笑话、评论、哲学讨论,为艺术和科学创作了大量的、极其珍贵的储备。

除了对职业的爱好,他也喜欢舞蹈、音乐和跑马。他的歌声美妙,能演奏诗琴,能驯服最烈性的野马,在赛马中总是获得第一。他的美貌在佛罗伦萨是闻名遐迩的,每逢节日,姑娘们总是乐意和达·芬奇跳舞,使许多青年画家感到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