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2 / 2)

大明国师 西湖遇雨 0 字 4个月前

“宋元两朝,明州、泉州、广州等造船业中心均制造大型海船,水密隔舱、多层舷板、龙骨结构这些技术都已成熟......甚至不夸张的说,如果朝廷愿意,批量制造容纳上百人生活的远洋船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p>

郑和开万吨航母当然只是调侃,事实上来看,就如红衣大炮实心弹糜烂数十里一样,明代的笔记多有夸张成分。</p>

但无论如何,哪怕仅是以停滞的眼光来参考宋末到元末的造船技术,大明具有批量制造五百到一千吨级的远洋风帆船只的技术储备,是完全没有任何争议的。</p>

“事实上,未来永乐帝(年号非庙号或谥号,可直接称呼)一定意识到,想要完成‘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盖世功业,只有扩大财富来源这一条路可走......永乐帝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需要的财富也太多了,他一定会派规模巨大的船队下西洋。”</p>

“当然,永乐帝下西洋,只是为了给自己要做的功业提供必需的财富,不可能愿意与其他阶层共享,如此惊人的财富被皇帝独吞,这种模式也注定不能长久,必定是人亡政息的事情。”</p>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p>

当姜星火的这八个字在朱棣耳边响起时,朱棣仿佛感觉到了他久违的热血又沸腾了起来。</p>

打赢了堪称“逆天翻盘”的靖难之役,登上皇位的朱棣,人生在某一个瞬间,失去了目标。</p>

这种失去目标,不是朱棣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p>

恰恰相反,作为皇帝,他想做的事情,他应该做的事情,他不得不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多。</p>

计划中的迁都、消灭北元,当下的平定政局、杀光建文余党,未来的治理国家、永乐大典等等。</p>

但越是做事,越是忙碌,朱棣反而有些茫然。</p>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无不想要建功立业,封侯拜相!</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