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折翼壹(2 / 2)

沈放道:“是,告他倆贪污也好,杀人也罢,总之最好要有两样,一件是还有同党,一件是有赃款下落不明。”</p>

崔致和道:“不错,大理寺只要接了案子,大公子和朱不弃两位就不能处死。此事发到大理寺,刑部就算想插手,也要等大理寺结案上报。这其中运作的余地可就大了。”</p>

林怀玉喜道:“那然后呢?”</p>

沈放道:“这第二件事,雇些人来,在坊间散布消息,抹黑大公子和朱不弃两位。崔先生,你是从宫中出来,可还有门路,要把消息也传到宫中去,最好叫太后、皇后、嫔妃、侍女、太监人人知道。”扬了扬手中小报,道:“这个东西可要好生利用。”</p>

莹儿道:“公子是想叫这事闹的越大越好,可为什么要抹黑我家公子?”</p>

沈放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世人相信的都是自己愿意相信的,而不是什么真相。大公子和朱不弃两位声名不显,官也不大,在临安着实没什么分量。若要人人当个新鲜事传播,说好话是没用的,你讲大公子与人为善,岂有大公子强抢民女,逼死青楼头牌来的香艳刺激?自越是夸张离奇越好。”</p>

莹儿面上一红,道:“公子你又胡说。”</p>

崔致和道:“这也是一步妙棋,宫中最爱传这些闲言碎语,民间百姓更是闻风就是雨。事情一旦闹大,人人关注,大理寺与刑部愈发不敢胡来。这给自己脸上抹黑的故事可要想的出奇。”</p>

温氏道:“我与这小报背后的主家也有些交情,只要多花些银两,怎生说都由得咱们。”</p>

林怀风点头道:“需要花费多少都不要紧,只是人家此番分明是跟我林府作对,只怕……”</p>

温氏道:“不妨,包在妾身身上。”</p>

沈放道:“是,我就提个法子,诸位都是聪明人,临安一草一木,皆在眼下,该如何勾兑,自不需我多言。”</p>

崔致和道:“公子放心,我一会就去找老爷商量,一夜之间,叫临安满城风雨,这些事情却都不难。只是不知接下来再如何打算?”</p>

沈放道:“诸位可知登州阿云案?”</p>

崔致和道:“所知不多。”</p>

沈放道:“此乃神宗年间一案,登州有民妇阿云,早年丧父,后母亲过世,守丧未满,其叔强行将其许配同村韦大。韦大此人极丑,阿云不肯,一日趁其不备,乱刀砍去,但只断其一指,未能杀死。随后阿云被抓,供认不讳。登州知县以‘谋杀亲夫’,定为死罪。案子报上,登州知州许遵却认为阿云定亲时,还在服丧,故定亲无效,不算谋杀亲夫,不能判死罪。于是案子又报到审刑院和大理寺,大理寺又推翻许尊之言,认为阿云已经订婚,判‘违律为婚,谋杀亲夫’,仍是死罪。许尊不服,认为阿云受审时主动供认,应以自首论处,也该轻判。案子又到刑部,刑部支撑大理寺判决。此时许尊已升任大理寺卿,认为刑部有违‘罪疑惟轻’的原则,坚持应该轻判。于是引来御史台弹劾,指责许尊妄法。许尊更加不服,请翰林学士议论。此时终于闹到皇帝那里。宋神宗下旨司马光与王安石两人同议。王安石支持许尊,司马光则支持刑部与大理寺。司马光与王安石本就政见不合,此事闹的越来越大,举国都在议论,朝野群臣皆参与其中。案子吵了一年多,最后还是神宗皇帝出面,支持王安石,判阿云流放,后又遇大赦,阿云重新嫁人生子。这还没完,十六年后,神宗和王安石都已去世,司马光大权在握,又提此事,复判阿云绞刑处死。”</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