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虎将陆(2 / 2)

梁辅臣却是摇头,道:“有史为鉴,穷兵黩武者,如先秦之强盛,亦不能长久。”</p>

李云政道:“非云穷兵黩武,而是文武并举。唐太宗《帝范》“阅武”与“崇文”两篇,斯二者递为国用。至若长气亘地,成败定乎锋端,巨浪滔天,兴亡决乎一阵,当此之际,则贵干戈,而贱庠序。及乎海岳既晏,波尘已清,偃七德之余威,敷九功之大化,当此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也。”</p>

梁辅臣道:“说来容易,做时却难。谁不想文武双全,在坐诸位,云公子,栾公子身怀绝技,吾等心羡之,但若叫我等去学,便是穷极一生,怕也不及两位万一。”</p>

云锦书和栾星回都笑称不敢。</p>

梁辅臣也是一笑,又道:“纵观历朝历代,都是以兵始,以武夺天下。以文继,立国满目疮痍,乃广用贤良,励精图治。待到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必定武备松弛。要知武将是打出来的,休养生息,无仗可打,如何强军?军力一衰,再遇昏庸享乐之主,国百病丛生,一旦乱起,武又颓废,则大厦倾倒。汉高祖建国,先有文景之治,随后便是汉武黩武,虽造就汉武盛世,国力却是衰微,于是昭宣中兴,又在恢复国力,但随即便被王莽篡汉,又是战乱频起。光武帝平复天下,国中又是一片狼藉,待到明章之治,国力复强,便又想着开疆辟土,永元之隆,武功赫赫,但旋即便是党锢之祸,群雄割据,三国相争,曹丕篡汉。”</p>

沈放与萧平安都是静坐,听旁人议论,一直未曾插言。萧平安忽然道:“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打仗呢,大家和和气气不好吗?”他自觉见识不如众人,也没读过多少书,只觉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有一个疑问盘桓在头脑里,挥之不去,此际终于问了出来,一开口反而不怕了,继续道:“要打仗的是皇帝,将军,大臣,难道是他们的日子过的不好吗?他们住最大的房子,有花不完的钱,吃最好的饭菜,喝最好的酒,不需要干活,做什么都有人伺候。打仗受苦的是百姓,可百姓有什么呢,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夺取的究竟是什么?”</p>

此际天色已晚,上首柴九斜靠椅上,貌似有些疲惫。萧平安忽发议论,他却是慢慢坐直了身子,目光在萧平安面上停留了片刻,看的萧平安心中忐忑,不由自主低下头去。</p>

沈放等人表情也是各异。沈放虽与萧平安相处不久,但对这位义兄却甚是了解,知他心地善良,有此一言再正常不过,也被他赤诚之心所动,落手在他肩头,捏了一捏。叶素心和沐云烟都转头看他,两人视线却是碰到一起,立刻各自转过头去。</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