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可能有筑基期妖兽(2 / 2)

妖兽的修仙道路有其独特之处,高强度的自然选择环境中,如果因为灵气复苏而解开了环境生物限制,那么妖兽出现强有力个体,或者进阶速度奇快,这从概率上解释得通。</p>

倒不如说,人类在寻找如何突破筑基阶段耽搁了太久,妖兽中的佼佼者如果还不能突破筑基,那反而有些怪。</p>

在确认行动与筑基期妖兽有关后,李俭披挂整齐,拿上合金棍和后备能源——不是用来爆炸的那种,而是正儿八经的高密度电池块——前往填充地块。</p>

认为有筑基期妖兽存在的填充地块位于中原地区,由于地表被填充地块以墨卡托投影形式尝试填充,有些省界难以明确,这块填充地块恰好处在难以明确的位置,便没有纳入某聚居区驻守部队管辖范围,而是共同管辖。</p>

与荒岭填充地块的火热不同,由于这片被命名为“沙海”的填充地块举目四望都是平缓的沙地,也没发现什么特殊产出,大多数冒险者都不愿意来这。</p>

李俭一路从钱安聚居区奔行到此,迈入填充地块边界,才切身体会到为啥没人来着。</p>

虽然填充地块简介里已经说的清清楚楚,表示这里除了沙还是沙,并且平缓得如同沙地平原一般,可当时李俭确实没把这当回事,只以为是写简介的文旅相关将过去搞旅游的工作态度代入到填充地块介绍,刻意地写了一些很有噱头的文案。</p>

但进来之后,李俭发现,他们真是实诚人啊,一点都没夸大。</p>

众所周知,在无其他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自然沙堆的最大堆积角往往在四十五度以上,如果静摩擦系数减小,则其度数更低;堆积物粒径越大,其度数也会相应越低。</p>

而在眼前的这片沙海,李俭用肉眼甚至找不到明显坡度存在。人眼对倾斜角度的辨别能力因人而异,但对沙堆来说,任何正常的沙堆,其倾斜角都应该在人眼可以识别的范围。</p>

该说不愧是填充地块吗?这么诡异的景象也能出现?</p>

李俭并没有急着向更深处探索,而是像到了稀奇的自然景点的游客一样,蹲下身,拾起一把沙子。</p>

沙子手感很正,谈不上有什么异常,粒径和静摩擦系数应该都在正常范围,自然形成沙堆本应在四十五度以上,哪怕是没那么稳定的撒向地面动作,形成的沙堆也应该有四十度。</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