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碎丹法从天上跳进坑里,又飞回天上(2 / 2)

这个时代有各种各样的摄像头,它们的原理可能相近,但能够实现的功能和耗费的成本,便是千差万别。</p>

最高端的摄像头器件,只要拥有合适的算法和光学系统,配合顶尖的加工工艺,在可见光范围内,想要拍到什么宏观现象都行。</p>

至于微观,可见光的分辨率极限在那摆着,不是摄像头做不到看见微观,而是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人类做不到看见不可见光的壮举。</p>

米立刀的实验室作为重点实验室,自然不缺高端摄像头这样的东西。在对李俭的行动心知肚明后,他为空闲的实验室调来了几乎所有可用的设备。</p>

此时,便有几个机位摄像头跟拍李俭头部,其中一个发现了什么,将镜头给到李俭后脑勺着地的位置——指的是地面,而不是李俭的头部。</p>

通过放大和算法比对,摄像头给出结果。地面发生了一次与坚硬物体碰撞的微量形变,将李俭坠地带来的能量大小、形变痕迹和凹陷量套入模型计算,得到的物体硬度十分惊人。</p>

以地面的参数作为标准,近似计算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布氏硬度的结果,都表明撞击地面的物体硬度远比地面本身硬度要大。由于硬度本身标准在材料学中未有定论,想要阐述这种硬度究竟有多大是很困难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按照摄像头图像计算出的结果,哪怕是其中最弱的那个,都意味着撞击地面的物体可以把整整一方的地面材料磨成碎屑,自身安然无恙。</p>

看到这个结果的场外众人,有极少数在脑海中闪过李俭用头将一方树脂水泥混合砂浆造物磨成碎块的景象,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把这种想象甩出脑海——这也太冒犯了,听上去甚至像是什么地狱笑话。</p>

不过地狱笑话的一个特点是特色鲜明,当他们脑海中觉得这是地狱笑话的同时,也体味到了这个画面的含金量。如果李俭的头真能将一方“混凝土”磨成粉末,那是不是说明,在尝试碎丹法之后,虽然李俭的身体情况看起来很瘆人,但他内里的战斗力一毫未减?</p>

方才被他们划入“不可信技术”的碎丹法,在几分钟时间内,又回到了宝贵位置。</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