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阳真火来做第一驱动力(2 / 2)

掌握温度变化的规律,可以让人不至于在冻死和热死之间来回横跳;掌握光照的规律,可以让人最大限度地在适宜光照下发挥自身能力——当然,在足够漫长的进化时间中,不具备这种能力的物种大抵都会被掌握了此类能力的亚种淘汰。</p>

在这样的观察和掌握,并改造自然的生活中,日月理所当然地会收获人们的好感和恶意,并将其人格化,具体化,最后再返还为自然的一环。</p>

在人类早期能够观察到并利用的自然现象中,日月是最不为人类所能移的自然现象。</p>

人们可以用石块投掷、可以打磨石器、可以用投石索砸翻、捆缚猎物,可以做这做那,甚至可以做着移山填海的梦,但总改变不了日月在天上行进的情况。纵有羿射九日,但好歹把一颗留下来了不是?</p>

日月是那么稳定,在几乎固定的时间中出现,移动,从一边到另一边。人们今天猎到野兔,兔子可能会在之后的几天绝迹,但太阳不会;人们今天和猛虎搏杀,杀掉的老虎成为人们功绩的一部分,庆祝了几天,但太阳依旧东升西落;人们和另一个族群交战,打得“血流漂杵”,感觉天地为之变色,可太阳依旧不慌不乱地移动。</p>

比起太阳,月亮还要好些,起码对于地表上看天的人类来说,月亮相比太阳的变化要更多、更复杂、有更多的周期作用在月亮上。</p>

但太阳就是太阳,除了日食,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太阳的东升西落,阻挡它出现在天穹,带来温暖和光明,甚至是炎热的酷暑和灼目的光芒。</p>

太阳的运行之稳定对所有能观察到它的人来说都是那么坚不可摧,以至于原始文明的统治者为了给自己的神圣加上一层光辉,要借口自己就是太阳的化身。更不妨说,在大多数原始宗教中,太阳神总能站上一席之地,并在不少原始自然崇拜中成为主神。</p>

在原始自然崇拜诞生之后,太阳有了名字——实际上即使是现在的人们,也是先认识到太阳,再认识到恒星,我们靠认识太阳来认识恒星,而不是靠认识恒星来认识太阳——就叫太阳。</p>

人们相信那是一位神祇,或是和神祇有关的什么东西,拥有万古不易的伟力,在天空中行进。</p>

阳的概念,无论怎么分析,都和太阳是离不开的。哪怕是再怎么激进的学派,认为阳的概念和太阳(恒星)本身大相径庭,也不得不承认,在一开始,阳的概念与太阳绑定,窃取了太阳的相关概念,包括光、热等。</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