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母亲河,不过是所有生命的母亲(2 / 2)

“我们聚居区大多数人都住在这一侧,不过为了渡河,有很多人住在黄河北岸。那边的边境墙更弱,但武装力量更强,在船上的安全也更有保障。”于寺指了指身下的边境墙,比划手势,示意北岸的边境墙比南岸矮小。</p>

李俭默不作答,只是看着眼前滔滔不绝的黄河水。</p>

在他眼里,黄河水和长江水没什么区别。黄河水的浑浊闻名于世,在金城一段,黄河水已经混杂了不少泥沙。但长江水与其有什么不同呢?对灵气复苏后的人们来说,这两条母亲河都变了模样。</p>

她们依旧为这片大地的生灵提供水源,灌溉流域,搬运泥沙。只是河水中的生灵变了模样,变成了能修炼的生物,在天道的安排下敌视人类。</p>

人不可能在水里和鱼比水性,或许有一两个特例可以尝试一下,但特例总要用特例去对抗。浪里白条碰上真浪里白条,谁水性好还不一定呢——人家鱼能搁水里面活着,人从生理出发就做不到这点。</p>

如果没有团队作战,没有质量数量的双优势,人类压根做不到在水里对抗水族。这帮在水里生长的家伙连生态都和陆地生物不一样,它们一代能繁衍几个数量级的后代,在这灵气复苏的时代,一旦在某种规则中,认为它们是能够修炼的,便没有什么环境承载量的说法,大可以无限繁殖下去。</p>

从某种角度,黄河与长江确实是母亲河,确实是生命的源泉。只是这种源泉隐隐有了纳垢的意思,因生命而欢欣,因生命而孕育,不再只是被人类利用,更全面地成了生命之源。</p>

金城聚居区紧邻黄河,被迫在南北两岸修筑边境墙。这固然是极特殊的特例,其修筑边境墙的紧迫程度世所罕见。但华夏上下,又有哪处聚居区不是依山傍水呢?若是没有山水,旧时的居民要如何讨生活?</p>

钱安几乎是靠在水边上的,但好在它还能拉扯出一些距离。但它还有沿海的威胁,卫戍部队不仅要提防南北两方的河流——南边是吴会省最出名的大河,北边是长江——还要负责海洋主流战争计划,压力也大。</p>

其他聚居区呢?难道就没有同样的隐忧?这个灵气复苏的时代,就因为人族在第一纪元得胜,被天道弄得不好过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