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死街(1 / 2)

坠入爱河 蒋偲昕 13084 字 2019-10-02

 重门不是一道门,是一条长约两百米的街道,它位于京杭大运河左岸,弯曲蜿蜒,高低不平。在太云童年的记忆里,重门阴暗曲折的夹杂于两排房屋之间。

后来河堤改造,拆去沿岸所有建筑,重门截去一臂,成了一条平坦呆板的白色水泥路。

太云十五岁时离开了齐光镇,一年后冷寄南也离开了。

到了二零零一年,随着夏晓拂的死去,当年结义的五个人只剩下宋谨文和赵映堤还留在齐光镇。

宋谨文在齐光高中教政治,每天和那帮无心向学的学生谈唯物主义辩证法。赵映堤金融中专毕业后,进了镇上的一家储蓄所工作,每天坐在那里点钱,享受空调,和同事说说笑笑。

宋谨文师范毕业后本来不想回齐光镇,但父亲过世,为了照顾母亲,所以他回到了齐光镇。

宋母很喜欢赵映堤,常常叫她过来吃饭,两家不过几十米的路程。宋谨文有时早下班,便去储蓄所等赵映堤。同事们纷纷打趣他们,宋谨文也不反驳,只是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斯斯文文的笑。

从始至终都不曾离开过齐光镇的只有夏晓拂,她初二时便辍学了,其父在八十年代开了间刺绣厂,叫晓拂帮他管帐目。晓拂对读书也不是很有兴趣,就丢下了书包。当时太云劝她至少把初中念完,晓拂笑着说,我不是那块料,你们好好念吧,以后别嫌弃我。

夏晓拂是自杀,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喝了一整瓶农药,人倒在床边,缩成一团。

晓拂有很多照片,但这么规规矩矩的免冠照片只得这一张。当时她十四岁,入了团,要交两张一寸黑白照,于是拉了太云一起去照相馆。

晓拂是个活泼的女子,太云常说她疯疯颠颠,她咬着下唇笑。还是那么一张照片,时间停留在十四岁,好似这些年一下子都灰飞烟灭了。

太云默默看着“奠”字下面晓拂十四岁的音容笑貌,给她上了柱香,退后两步,心里一片凄然。

夏家这幢楼房在十年前是重门最耀眼的一幢,那时家家户户都是阴暗低矮的平房,唯有夏家高人一等。

重门五侠这个称号诞生于八八年,当时他们五个人轮流看《倚天屠龙记》,对于江湖恩怨甚是向往。晓拂咕嚷着要和太云、映堤义结金兰,谨文问她,那我和寄南呢?

映堤笑着说,一起一起。然后五个人按出生年月排了大小,决定从此以兄弟姐妹相称。寄南握着太云的手说,我会照顾你。晓拂把手凑上去,同时招呼谨文和映堤把手放上来。

这一握,就是六年。

寄南与太云一直是公认的一对。双方家长虽然不赞成早恋,却也不横加干涉。寄南常常在太云家吃红枣莲子汤,太云常常去冷家借书看。太云家的院子里种葡萄,一到夏天就开了满架。

寄南和太云等不及葡萄成熟,偷偷采了青涩的葡萄吃,直吃得牙齿瘫软。有一次寄南拿着一根细铁丝,把青葡萄磕磕碰碰的串起来,绞了个结,挂在太云的脖子上,抱着她低低的说,太云,我喜欢你。

春末初夏,光线透过细密的叶子,洒下琐碎光辉,透过彼此交错的叶子,望见星星点点的微蓝天空。

太云后来一直怅惘的想,竟然与寄南连亲吻都不曾有。好几次她闭上眼睛,温柔而娇羞的等待寄南的唇,可他只是用手指轻轻*她唇上细细的纹路。

她迟缓的睁开眼,看到寄南英俊的脸。

九四年寄南的父亲死于一场没有预兆的疾病,镇上卫生院里平庸的大夫不能正确的诊断病情,一大堆人挤在一起束手无策。寄南的母亲昏倒在阴暗的走廊里,一切后事就落在了未满十七岁的寄南身上。

那场葬礼仓促而冷清,当冥纸满天飞舞时,太云泪如泉涌。她多么希望生活是一条平静的水流,希望冷家安然无恙,而寄南也不曾一下子被迫成长。

乌鸦,他们说有乌鸦停留在冷家的屋瓦上,嘶听了两声,飘然远去。这是一片被诅咒的土地,暗藏杀机,在很小的时候就从老人们嘴里听到重门的传说。

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守寡十年的女子被污陷与小叔通奸,她不能承受这样的流言,于是投井自尽,从此,重门成了一条死街,家家户户不停有人死去,门上都挂着一块象征死亡的灰色麻布。

每到晚上,重门就沉寂一片,偶尔有脚步声踢踏走过,树影轻摇,水波微泛,跌入了古老的年代。

重门有许多荒废的房子,蜘蛛网密布,杂草丛生,成了孩子的乐园。最著名的一个地方就是十八居,所谓十八居是一所庞大的废园,共有十八间房子,连成一片。可想而知,在若干年前必是大户人家,四民同堂,子孙绕膝,妯娌连襟,进进出出都是错综复杂。

堆满杂物的院子里有一口井,井口非常小,已经被水泥封住了。据说这里就是寡妇投井自杀的地方。

谨文说投井通常都是头朝下,这样的姿势异常凄厉,纵然有人营救也是不能的了。太云当时打了个寒战,她对十八居有着巨大的恐惧,一走入这幢阴森森的鬼屋,就浑身发冷。

而晓拂和寄南的胆子最大,他们俩跑遍了十八居的每一处,对房屋的构造了如指掌,甚至打扫了东面的一间房子,半躺在暗红色的木床上聊天。

十八居的房产属于一个姓周的中年人,他在上海开茶楼,对于这份遗产感到棘手,既不愿低价卖掉土地,也无法将破败的鬼屋卖一个好价钱。

房子越是没人住鬼气越重,所以他索性不将十八居上锁,任由一些来历不明的外地人暂住,借以驱逐十八居的阴气。但贫穷的外地人也不敢久住,他们常常惊慌的说,晚上听到有人唱歌,说话,笑,有时是许多人在打麻将。关上灯,看到灯笼飘过,然后门吱吱作响。

只有一个卖生姜的小贩在十八居住了整整一年,晓拂问他怕不怕,他憨厚的笑,怕啥,我这不活得好好的。

那年初秋,小贩死去了,他在清晨五点往菜场赶时被一辆卡车撞死,目睹车祸的人没有看清车牌号,交警直到九点钟才清理了现场。

十八居不见天日,高高的屋顶,褐色的家俱,深锁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灵魂。月上树梢时,这些阴暗的东西开始走动,诡异,冷艳,盘踞了整个重门,主宰了这里几百个人的生生死死。

太云的父母决定举家迁往木渎,太云无法提出异议,她在一个晴朗的天气与寄南道别。寄南袖上别着黑色的布,默默的拥着太云,*她的秀发。他们约好了通信,太云悲伤的想问,我们还会见面,对吗?

太云在木渎高中的三年只收到寄南一封信,他的字体瘦削冷峻,信中说自己不再读书了,会离开齐光镇,去外面看一看。太云立刻拨电话问夏晓拂,那端幽幽的说,寄南已经走了。

一走就是经年,从此与重门断了所有关系。

晓拂死于盛夏天气,因为怕尸体腐烂,所以放在冰棺材里。晓拂穿着玫瑰色的绸缎,一双艳红的绣花鞋,这样喜气洋洋的装束有一种绝望的凄凉。

夏父一直坐在椅子里抽烟,谁也不理。太云走上前,说了些节哀的话,说着说着,用手掩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夏父还是木木的抽烟,仿佛什么也听不见,整个人已被抽空,只剩下一个苍白的姿势。

夏母一直在号啕大哭,周围的亲戚徒劳劝阻,她哭喊着,我的晓拂,苦命的小囡,你就这么忍心……哭声嘶哑,叫人觉得心肺正一丝丝被划裂。

晓拂服药自尽,整整一瓶,她母亲发现时已是手脚冰冷,身体发硬。守灵的第一夜,亲戚在门外搭了暗绿色的帐篷,牵了电线,在灯光下打牌。念经的几个老太太昏昏欲睡,念颂的经文模糊不可辨。

蜡烛长明,香火不断,一袭白布隔开了棺材与祭台,而蛾子牢牢的附在白布上,任是风吹,蛾子也纹丝不动。

太云和谨文坐在棺材边的长椅上,映堤则蹲着替晓拂折元宝。映堤折的元宝又快又好,她从小就折惯了这种阴间的银锭。

映堤的奶奶在八五年自谥身亡,她的死因很蹊跷,生活安稳儿女孝顺,没有什么缺憾,早上还与邻居谈论菜价,午后却悬梁自尽,舌头伸出来半截,鞋子甩脱一只,头发显然精心梳理过,耳环与戒指用手帕包好,放在枕边。

儿女们都不知道母亲为何要走上绝路,而且方式如此骇然。渐渐传闻出来了,说是映堤的母亲对婆婆颇为刻薄,老人家咽不下这口气,一时想不开,撒手去了。

映堤母亲自然受不了这等无法澄清的责难,半年后就办了离婚手续,离开了重门。那时映堤年纪尚小,不知道母亲会一去不返,还常常坐在门口等。

赵家一年之中要过好几个节,清明,鬼节,小年夜等,每次都由映堤动手折元宝,用一只买菜的篮子装了,再一只只焚烧于铁制的簸箕里。这样的元宝映堤一分钟可以折六只,虽然根本不知道是否有意义。

第二天下午,夏家租了卡车去城里殡仪馆火化,雇了四个吹喇叭的一路吹过去。太云、谨文挤在人堆里,早上下过一阵小雨,地上湿湿的,车上也有积水。谨文的手放在太云背上,示意她靠在自己的手臂上,不致于被车上的污渍弄脏了衣服,太云朝他笑了笑。

棺材就停放在车子当中,晓拂,他们的姐妹就这样安静的躺着,浑然不知。

到了殡仪馆,太云随着人群往一间房子里去,殡仪馆里充满了焚烧过后余灰的味道。仪式很简单,按着辈份排成队,围着棺材绕场三周。

当工作人员要推走棺材时,夏母猛然扑上去,她双手死死搂住棺材,歇斯底里的叫喊,大有同归于尽的气势。面面相觑时,夏父走上前去,一只一只的用力掰开她的手指。

棺材被推走了,太云透过铁栏杆,看到在空荡荡的房子里,两个男人将晓拂的尸体向前一推,塞进了焚尸炉。太云眼前一黑,跌在谨文身上,依稀听到谨文在她耳边说,太云,太云。

醒来时已经踏上归程,夕阳西下,两边风景急退,吹喇叭的几个男人偃旗息鼓,一些亲戚在谈不相干的事情,比如自家的孩子,工资的涨幅,以及镇上几个裁缝的手艺。

太云恍恍惚惚的听着,她知道自己在谨文怀里,谨文身上有一种淡淡的烟草味。

谨文是一个温柔踏实的男人,读书时功课保持在前五名,工作时带的班级一直是全年级的模范。他是个令人放心的男人,太云见到他总有一种笃定的感觉。

童年时他们一起去十八居探险,寄南与晓拂跑得没影子,太云就攥着谨文的袖子不放,映堤则站在谨文另一侧。

坏男人吸引女人,但最后通常由好男人收拾残局。谨文就是这样的好男人,温文儒雅。

九五年七月,映堤和晓拂坐车去平南镇,晓拂脸色苍白,泪光盈盈。映堤握住她的手说,晓拂,没事的。

她们穿过热闹的菜场,一排百货店。经过一个空旷的露天旱冰场时,晓拂停下来说,映堤,我想玩一会。

映堤急忙阻止她,不行,等这事完了再说。晓拂很坚决,跑到对面的管理处,付了钱,换上粗笨的黑色旱冰鞋,一个飞身跃下,冲进了场内。旱冰场是水泥地,摔一跤肯定疼得呲牙裂嘴,所以这样的地方生意冷清,满场只有晓拂一个人迎风滑行。

映堤大声叫喊,晓拂,不要滑啦。晓拂一个急停,朝映堤挥了挥手。那天,晓拂穿着蓝色的毛衣,扎着马尾辫,她才十六岁。

映堤问她为什么这样傻,她哭着说,我不傻,一点也不,我只是喜欢他啊,从小就喜欢。映堤失语,伸手帮晓拂拭去泪水。

谨文想要陪晓拂去平南镇,晓拂凄然说,你去算什么呢,谨文?

映堤说,谨文,我去就可以了。

谨文把她们送上车,在车站边的小店里买了平生第一包烟,倚着树,狠狠的抽起来。

晓拂做了几个略有难度的姿势,看得映堤心惊肉跳,最终,晓拂毫发未伤的退出旱冰场。

映堤跑过去问她累着没有,晓拂一边换鞋子一边说,真想摔一跤,一了百了。

隔了半响,映堤柔声说,我们走吧。

晚上谨文叫太云去自己家里睡,太云犹豫了半刻,答应了。经过自家门口,太云停下来,看掉了色的门,生了锈的窗。

谨文在边上说,重门向来只有人搬出去,人越来越少了。

太云笑着说,等着像你这样的结婚生子,就会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