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敬畏生命(2 / 2)

然而,孩子终究是会长大的。“工业革命”机器的轰鸣声如雷鸣电闪般劈开了大地,人类的文明开出了灿烂的花,大自然的噩梦也由此开始。跨入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们开始嘲笑着自己“孩提”时的愚蠢,他们笑着抛弃了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建起了钢筋城堡,用混凝土和管件覆盖了诗意的大地。他们撕扯下森林的外衣,用皮靴践踏着那些沉默了万年的大地。他们无比自豪地看着自己的科学征服的自然,并像所有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一样,陶醉在这种忤逆的*里。

象征着人类智慧的科学在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舒适而安全,人们对于自然的美好幻想却被无情地摧残。人类把自然肢解成分子和原子去分析,用定量和公式去诠释。于是,人类自认为自然已不再神秘,不再值得去膜拜,曾经的“敬”与“畏”也荡然无存。自然已经灵肉俱残,形神俱毁。忘记了对自然的敬畏,人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自然的大门也永远地关闭了。从此,人们再也无法读到自然的智慧,只能在痛苦中孤独地跋涉。

人类泯灭良心背叛爱情与友谊时,没有看到天鹅对爱侣献出一世的忠诚;龙舌兰25年才开一次花,在选择了一生一次的“恋爱”后立即香消玉殒;野牛为了同伴的生存可以主动把自己送入狮口。人类在不珍惜生命、畏惧生活的时候,没有看到一花一草正为了生存,努力地承接着阳光雨露;飞禽走兽为了生存,把每一餐都当作生死攸关的神圣仪式。自然中的每一种生命历程其实都值得人类去敬畏,自然的智慧其实无处不在,只是人类那双被自负蒙蔽的双眼无法发现,也不愿发现。

然而人类最终疲惫了——物质享乐的尽头只有心灵的荒土。当人类想要回归自然、寻找家园时,却只看到了沙砾与废墟。人类再一次被自然折服了,在经历了如此漫长的轮回之后,终于伏在大自然脚下。人本是自然的孩子,人类在伤害自然的同时,难道不正是在伤害着那个自然性的自己吗?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大众。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

后记:对于人性,道德上的真正考验,根本性的考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需要他怜悯的动物。然而在这方面,人类已经遭到了根本性的溃败,这溃败是如此地彻底,其他所有的败坏都由此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