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冬(2 / 2)

荐枫是个才子,虽非家喻户晓,却也是小有名声,曾与湘中五位文人骚客结集《6+0》诗集,笔名欧飞廉,现录一诗如下:

太阳刚刚出来,

门发出了一声惨叫,

于是我醒了。

看罢此诗,只恨自己学识尚浅,我自恃习文已多年,却弄不得这小小一首诗的中心意思,段落大意。荐枫微微摇头,颇有神韵的说“不是它们。”

好吧,既然不是它们,我也不想了。回到主题,荐枫是个语文老师,他讲课讲的不好也不坏,以至于没什么特点,以至于他上课的情形我也记不清了,唯一有印象的是他每讲完一段,就叫我们“揣摩”。

“你们揣摩一下里面的意境。”他边说边用一只手手背来回摩擦另一只手手心,像用动作来诠释“揣摩”这个词。后来,我们发现他这个习惯后就学上了,装得很有神韵地“揣摩”。

我们学了他的动作却没学到他的才气,这也是他的一个遗憾吧。他曾下硬性规定:每周要写两篇随笔!本人还算个本分守法的人,每周都交,所以这两篇文章总是得到他大段批示。荐枫并不喜逐字逐句进行阅改,最多改改错别字,他更重于体会文章所表达出来的精神,并与我们进行交流,这就是我愿意一直写随笔的原因,我的随笔本是很厚的一本,从2001年3月15日的第一篇到2002年10月14日的最后一篇,这84篇文章虽非绝世之作,却绝对是我的骄傲。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件事非常伤心,写了几行很绝望的字,发泄对生活的不满,没想到荐枫给我写了三四百字的话,相当恳切,而最后一句是:“如果十年之后,你成了大人还这样我就跟你急了!”——有点先礼后兵的味道。

我还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文中戏称他为“老欧”,其中我自认为较经典的一句是“老欧,人也,但他不老,之所以这么叫他,是因为他的思想过于……过于……怎么说呢?反正跟他在一起就会养成一种悲天悯人的习惯。”之所以觉得它经典是因为它“蛮有杀伤力”的,这是荐枫在后头批阅的。虽然我在文章中大大地讽了他一下,他却也蛮“大度”的在后边笑嘻嘻地批阅:“小姑娘喜欢胡言乱语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噢,荐枫,叫我说什么好呢?

荐枫最大的不好,我们也给他提出过——太感情用事了。他的情绪比较极端,有时高兴得上天,有时却怒火冲天,他很敏感,这大概就是“文人之情”吧。他的感情用事也给他带过麻烦。也不知他得罪了什么人,有人向领导送了一封匿名信,具体的内容我也不清楚,反正是告状的。后来,学校秘密地对荐枫进行了调查,他和我们都不知道,直到有人漏出风声,我们猛然一惊。如此难以置信的事情竟然在我们班发生了,当然,最受打击的还是荐枫,我们明显感到那一段时间他的难熬,几次讲话时他都不能自持的落下泪来,我们知道被冤的感觉不会好受,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真相水落石出……

而现在,那件“匿名风波”已经被人遗忘了,我们也成为高中学生了,不再是荐枫的学生,噢,不,应该说不再由荐枫任教了。我们班57个人中有49个人上了重点线,我想荐枫应该会笑一下了吧。

现在,仍常常回忆起他那微微摇头的神韵和那有意思的揣摩,觉得过去三年没有白活,又觉得很想他,因为总没有机会去拜访他。忽然忆起他那句“十年后……跟你急!”突发奇想:十年之后,我再抓笔写几句不满的话,他会不会跳到我面前跟我急?我不知道,如果会的话,我希望十年在几秒中过掉,然后我马上动笔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