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我的一个道姑朋友(2 / 2)

“我找不少医家大能看过,他们皆言只有找出她何时被外邪入侵,才有可能救治回来,否则她不但将一直保持这婴孩状态,而且不消一个月,就会神魂枯寂,肉体消融,直至陨灭。”

李往矣点点头:“我懂了,难怪这驿馆主人,会留下‘大摘星术’四字,【大摘星术】不仅能摘天上的星星,更能摘取生灵某一段生命印记,以作阅览。”

姜近晚也瞬间明白过来了,再次抱拳道:“既是如此,事不宜迟,还请公子立即施展【大摘星术】,探寻云冕被外邪入侵的根源。”

李往矣应诺,随即大袖一挥,一道星光闪耀,幽静雅室里,立即浮现了一道岁月画卷。

……

蒙山县龙溪镇有出家当道士的传统。

每年过完二月二龙抬头,都会有不少人家把自家小孩送去道观受戒出家。

在龙溪当道士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家里儿女多的,田地少的,或者是看着机灵的,都会想着送去道观,当上道士,不仅自己这一口有了,还有可能让家里免除赋税、徭役。

某些年份一年下来,一个村能有十几个男孩女童穿上道袍。

云冕是一位小姑娘,也要出家当道士。

她的兄弟姐妹倒是不多,家里田地也不算少,但是她从小体弱多病,不到两岁就生了三场大病,镇上的大夫都说这小丫头天生元气不足,很难养活。

云冕小姑娘的爹娘都很发愁,她的祖母却不认命,把自己的幺弟叫来了。

老太太的幺弟,也就是小姑娘的六舅公,在州城北边一个叫葫芦观的道观里当观主。

刚一见面,没等道号青墟的六舅公喝口水,老太太就直接说了冕丫头是我最疼爱的孙女儿,我把她交给你,不管用什么法子,你一定要把她养大成人。

老太太是长姐,自有一股威仪,青墟道长哪怕已经出家当上了观主,也不好违逆。

看着浑身发紫的小丫头,青墟道长掐指一算后说姊你放心,这冕丫头跟我道门有缘,我收下了,不过眼下机缘未到,六年后我来接她。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岁月不停一转眼六年就过去了。

当年的冕丫头,长到了八岁。

生诞这天,一位身材高大的青袍老道走进了云家村,正是履约而来的青墟道长。

云冕小姑娘早早吃过了祖母煮的长寿面,她娘亲心中不舍,又给多煎了两个荷包蛋。

昨晚家人已经提前把出家的事跟她说了,小姑娘一看到身着道袍的青墟道长,就明白是怎么回事,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六舅公。

简单寒暄后,青墟道长对云冕说:“时辰已到,拜别亲长吧。”

云冕小姑娘立即跪下,给祖母、双亲都磕了三个响头,又给两位兄长鞠了一躬。

拜别之后,走出家门,她就是方外之人了,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小六子,冕丫头我就交给伱了!”祖母喊起了青墟道长的乳名。

“有道祖庇佑,定当无恙。”青墟道长回道。

然后打了个稽首,带着小丫头离去。

祖母、娘亲都很不舍,但也只能送到院门口,目视两人远去。

小云冕忽然转过身来,招手大喊道:“祖母、娘亲,万万保重身体,冕儿会回来看你们的!”

……

早春的阳光温煦清和,万物生发。

走出村头,青墟道长突然停顿下来,看向云冕小姑娘。

小姑娘背着一个小包裹,仰头问道:“六舅公,怎么了?”

青墟道长问道:“能走吗?”

小姑娘点了点头,“能!”

当年立下约定后,青墟道长留下了一门养气术,这些年祖母一直督促孙女儿练习,每日不停,风雨不辍。

小姑娘的体质虽然依旧很孱弱,身形比同龄人单薄许多,但比起小时候却要强不少,至少不用担心长时间赶路,半个月前她还曾跟着祖母,去过十几里外的长桥坪赶集。

青墟道长带着小姑娘继续上路。

不久两人来到了龙溪镇圩,青墟道长买了一些香烛、麻纸,又去另外一个店铺买了一些朱砂、灯草等物品。

小姑娘跟着看,十分好奇。

出了镇圩后,两人一路向北。

小姑娘问道:“六舅公,我们是直接回葫芦观吗?”

青墟道长道:“不是,先去一趟梓水镇。那里的小河村最近出了一些怪事,里正托人找到葫芦观,请我过去看看。既然也算顺路,那就走一躺。”

“所以您刚才买的那些东西,都是做法事用的?”

“是的。”

云冕小姑娘眨了眨眼,很是期待。

她昨天晚上听二兄说过,身为一观之主的六舅公,有大神通。

……新笔趣阁

临近傍晚的时候,一老一少才来到位于蒙山县西边的梓水镇。

提前得到消息的小河村里正,早就在村口候着了。

里正姓黎,是位白发佝偻的老人,拄着拐杖,看到青墟道长过来,立即上前迎去,身边跟着几个青壮。

“青墟道长,敝村略备了一些酒食,给道长和小道长接风,还请随老朽入村。小村贫陋,又遭逢劫难,饭菜简薄勿要嫌弃。”里正诚恳邀道。

云冕小姑娘在半途换上了一身小道袍,显得清秀灵动,老里正误以为是正式道童,一并礼遇。

青墟道长道:“老檀越有心了,不过现在时日尚早,还是先看看村里的状况吧,等把腌臜物料理之后,再就食不迟。”

里正一听不禁心生敬意,暗道不愧是葫芦观得道高人,风范纯正。

在青墟道长之前,小河村曾请过好几位方士、僧侣来纾难,结果那些自称神通广大的道人、法师道行低劣不说,品行更是不端,未履正事,先索酬劳,果品、餐食更是不能怠慢。

两厢对比,品德自现。

“道长高德,老朽感佩,请随我来!”

里正感怀一声,领着往村里走去。

青墟道长道:“老檀越,说说具体的情况吧。”

里正回了个礼,道:“约莫是半个月前,夜间村中突然传来呜咽声,村人原以为是谁家小儿啼哭,未曾放心上。不成想第二夜,不仅有小儿啼哭声,还有老叟哀嚎声、妇人悲泣声、青壮惊叫声。”

“再一夜,不仅这些声音更加凄然惶惧,村里还丢失了一个稚童,随后几夜则是妇人、老叟、青壮相继失踪,白间村人四处找寻无果,迄今已经丢失了四个稚童、三个妇人、三个老叟,以及三个青壮。”

“老朽找了几波方士、法师,未能查出祸源;上报县衙,县主大人亲自,也未有所获。所以只能托人叨唠道长,烦请道长解敝村之难,小河村上下定将叩首以拜,筑祠立碑,永铭大恩!”

说着老里正顺着拐杖就要下拜。

青墟道长把他搀住,道:“老檀越言重了,降妖驱邪乃是我道门弟子份内之事,不足挂齿。”

随后继续前行,刚走进村中,青墟道长就眉头一皱。

云冕小姑娘也感觉到此村的不寻常。

此时乃是黄昏,夕阳方落,尚有余晖倾洒大地,但小河村里却是一片晦暗幽寂,村里村外一溪之隔而已,却恍若两个天地。

“六舅公……”小姑娘忍不住看向青墟道长。

老里正也询问:“道长,您可看出是何种妖邪在作祟?”

青墟道长环看一周,道:“我已有眉目。”

老里正及几位青壮听到这话十分欣喜,躬身请拜道:“请道长诛杀此邪!”

“诛邪不难,只是眼下尚不到时候。”

“敢问何时?”

“今夜子时。”

老里正在自家宅院宴请两位贵客。

葫芦观戒律宽松,不忌酒食荤腥,青墟道长胃口清减,云冕小姑娘却好好吃了一顿。

子夜前一刻,清虚道长、云冕小姑娘、老里正,以及数位青壮出现在村中祖祠。

青墟道长一身老旧道袍,手持一柄拂尘,背后一把青锋法剑,神情肃然。

他把一个巴掌大小的黄铜铃铛交给小姑娘,嘱咐道:“若是察觉有不干净的东西靠近,摇动此铃。”

“是!”云冕小姑娘接过铃铛,重重点头。

青墟道长吩咐青壮务必保持祖祠烛火不熄,然后就大步离去,走进了夜色中。

云冕小姑娘紧握铃铛,看着祠外一片漆黑,万籁俱寂,不禁有几分紧张。

倏地有阴风起于莫名,席卷村中,继而传来呜呜泣声。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读书万卷,开局成为神主道侣更新,第一百一十四章我的一个道姑朋友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