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被困长平战场(2 / 2)

哑奴便进入了赵国北营的左戍军,开始与那些士兵们一起操练。</p>

左戍军的营长心眼倒是不坏,见哑奴明显年纪太小,就将他编入了少军营,不用同那些成年军伍一同操演。</p>

就这么在少军营待了两年,他也从十三岁长到了十五岁。</p>

本来在军营的生活还算平静,虽然吃不饱肚子,但总不至于饿死,可是一切平静都从前年六月被打破。</p>

秦国和赵国因为上党十七城之事打了起来,一开始只是小规模会战,可随着两个在中原崛起的大国互不服输,这场战争的规模就越打越大。</p>

秦国有奋击之士,轻锐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而赵国自胡服骑射之后,带甲之士,精锐步兵也有至少六十万,车千乘,骑万匹。</p>

两个中原强国,面对上党的利益,决定掰一掰手腕。</p>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之地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p>

四月,王龁再次攻赵。赵使廉颇为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小战得胜。</p>

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p>

经过了三个月的小规模会战,赵国主动出击倒是吃了不少亏,因此廉颇终于意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的害处,开始转为全力防守。</p>

这一招确实有用,秦国进攻的补给线开始承受压力,后勤出现状况的几率与日俱增。</p>

此时不知为何,赵国的朝堂上突然决定下放主将廉颇,改任命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主将,尽快与秦国决一死战。</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