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深夜奏对(2 / 2)

他也要吃饭拉屎睡觉,他也是两个眼睛一张嘴,和别人没什么不同,比起项羽、彭越、英布这些人,武力上完全打不过;比起张良、韩信、萧何,刘邦也不敢说自己在计谋上能赢这些人许多。</p>

可偏偏成为天下之主的却是他。</p>

所有人都只能服从他的号令,四海之内,皆是他的领土,这种坐在权利之巅的感觉既让他迷醉,又让他忧虑。</p>

天下打下来了,所有人都要分功。</p>

刘邦不是个小气的人,事实上,当初起兵的队伍除了燕枝给他组建的保安团部队,剩下的基本都是靠利益关系拉拢到自己这边的利益集团。</p>

鬼谷弟子郦食其就曾向刘邦说起过,项羽失败就是因为太小家子气,将士们有功就应该封赏,可项羽却把官印紧紧捏在手里摸来摸去,印角都磨圆了也不舍得给,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自然就没人愿意跟他干了。</p>

刘邦深以为然,所以他对自己的手下非常大方。</p>

这些人愿意带兵跟自己打天下,图的什么?不就是图个钱权地位,封妻荫子,为子孙后代谋个荣华富贵嘛,他们要自然就给。</p>

在建国之初,刘邦一共封了七个异姓王。</p>

燕王臧荼、韩王韩信、赵王张敖、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p>

封王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刘邦面前。</p>

大汉国究竟要走哪条路?</p>

是周制还是秦制?是邦国还是帝国是封王还是郡县?</p>

这东西没人能帮刘邦解答,这种国家大方向的政策问题,手下的谋臣可以议论,但最终拍板决定的还是刘邦。</p>

那时候的刘邦,真希望燕枝活着,用那种可以预测未来的手段跟他说一说究竟该选哪一条路。</p>

可惜燕枝已经死了,没人能给刘邦一个答案。</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