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白马之盟(中)(2 / 2)

后世每一朝每一代,只要是有什么大成就的伟人,那必须荣归故里,刻碑立传,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见识见识自己的功绩地位,毕竟富贵不还乡,就如锦衣夜行。</p>

当今皇帝要回老家逛逛,那可是震动整个彭城郡的大事。</p>

彭城太守立马吩咐去命人准备。</p>

皇帝这次是带了三万骑兵来的,仪仗就不用准备太多,毕竟三万训练有素的骑兵,仪仗感要比本地那些守军强上太多。</p>

三万人,每天人吃马嚼的,靡费也大,好在从洛阳送来的辎重钱粮一直源源不断,地方上除了酒馆餐肆之类的压力很大,其他的也还算正常。</p>

彭城的酒水饮食开始大批的被官府征调,易承跟着刘邦一起,坐着马车回到了当初他们最早相遇的那个沛县。</p>

沛县的整体规划与十几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城主府衙外仍是河街里一条街,只是繁华程度要比十多年前更盛,清一色的三层小楼,各处都是商铺,毕竟是当今皇帝的老家,外地慕名来居住的人口还是挺多,也更促进了沛县的繁荣。</p>

刘邦和易承抵达城主府衙的时候,沛县县令、县衙各级官员、以及当地推举出来的乡老数百人早已在县衙门口恭候多时了,这些人一见到刘邦,无不眼含热泪,口中高呼万岁,给刘邦整的也是有些激动。</p>

这一激动,刘邦就下令就在城主府衙周边设宴席,与沛县父老庆贺。</p>

吃着好酒好菜,刘邦也一点都没有了皇帝架子,自己和几位沛县的官员乡老坐在一桌,一起聊这些年沛县的变化,以及自己当年的过往。</p>

年纪大的都人喜欢回忆往昔,刘邦也不例外。</p>

台下一些乡老,当年也都是认识刘季的,一点点见证了刘季的发迹史,情商低的就在感慨,当年自己眼拙,有眼不识泰山。</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