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皇子沉浮生野望(2 / 2)

可惜胡琛没能笑到最后,因为他的背后还有个昔日的老领导破六韩拔陵。</p>

当初胡琛是在破六韩拔陵的扶持下才发展起来的,自己也表示甘当下属,定期向老领导汇报工作,安守本分绝不逾矩。</p>

但破六韩拔陵兵败黄河之后,二三十万大军一朝散尽,仅带领数百部众蛰伏在大漠深处,一直没有找到再次崛起的机会。而胡琛这边现在发展的风生水起,野心随之膨胀,对破六韩拔陵也渐渐没有以前那么尊重了。</p>

权去茶凉,破六韩拔陵无法忍受被轻视的感觉,而且现在看起来全靠自己从头再来基本不可能。他跟几位身边的将领商量一下,决定做掉胡琛,把胡琛的队伍和地盘都接收过来。</p>

于是破六韩拔陵派大将费律代表自己,领着一队人马到高平镇去视察胡琛的工作。由于名义上胡琛还是属臣,一看领导派人来视察了,赶紧亲自接待。费律趁高平诸将不备,一拥而上把胡琛抓起来砍了,然后宣布破六韩拔陵的命令,说胡琛欺君犯上,已按罪处死,胡琛的部队现在由费律接管。</p>

胡琛手下的诸将蒙圈了,这都啥事啊,一个大家都没见过的大领导居然就这么把自己的领导干掉了。万俟丑奴第一个反应过来,拍案而起,说我们是跟着高平王打天下的,不认识什么费律和破六韩拔陵,现在高平王被你们害死了,我们要给他报仇。他命令高平士兵把费律一群人也给抓起来砍了。这还不算,他即刻命人率大军直奔破六韩拔陵的驻地,把破六韩拔陵和身边的人全部杀掉,以绝后患。</p>

胡琛已死,大家一致推举万俟丑奴作为新的领导,关陇叛军终于统一在万俟丑奴旗下。</p>

万俟丑奴合并两路叛军之后,声势大振。而萧宝寅这边已经出兵两年有余,士卒疲敝,眼见着叛军越打越多越打越强,手下兵将都心中焦躁,士气非常低落。</p>

万俟丑奴休整了两个多月,527年正月突然集中兵力强攻泾州,萧宝寅率军仓促迎战,最终官军大败,被打死打伤数万人,剩下的都四处溃散。萧宝寅控制不住局势,只好带着手下的残兵败将向东撤退,一路跑了将近三百里,直到长安西北的逍遥园才停下来。泾州失守。</p>

萧宝寅的官军一撤,八百里秦川彻底暴露在叛军面前,关中诸州乱作一团。东秦州本来在两年前的黑水一战中已被收复,此时又再次被叛军包围。东秦州刺史潘义渊是个没骨气的人,眼见叛军兵临城下,直接开城投降了,东秦州失守。</p>

万俟丑奴派莫折念生继续东进直取岐州。岐州刺史魏兰根本想凭城固守,奈何城内羌人众多,而且跟叛军颇有关联,上次莫折天生来的的时候就杀掉守军开城投降,这次更干脆,直接把魏兰根抓起来献给了莫折念生,岐州失守。</p>

万俟丑奴趁势横扫关中,豳州刺史毕祖晖战败,行台辛深弃城逃走,负责豳州和北华州防务的北海王元颢率军救援,也被叛军打败,豳州和北华州接连失守。</p>

叛军的兵锋直指雍州。此时,那位嗜酒如命的雍州刺史元修义老先生已经抱杯仙逝了,雍州刺史换成了杨椿。杨椿也出身弘农杨氏,是黄门侍郎杨昱的老爸,也是现在正在河北对抗叛军的定州刺史杨津的亲哥哥。杨老爷子今年已经七十多了,一看雍州危急,自己作为刺史责无旁贷,立刻募集了七千多精锐士卒挺身而出抵挡叛军。在杨津的指挥下,雍州保卫战战果颇丰,数次击败叛军,萧宝寅的部将羊侃还趁乱射杀了莫折天生,暂时挡住了叛军进攻的势头。</p>

萧宝寅的十余万大军一败涂地,关中诸州接连失守,朝廷里胡太后头疼得要命,一看终于站出来一个能打的,立刻颁布圣旨将杨椿升为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作为行台顶替萧宝寅节度关西诸将。</p>

萧宝寅则在一边胆战心惊地等着朝廷对他的处理结果。打了这么大的败仗,丢城弃地损兵折将,估计肯定要挂了。</p>

果然,有司按律论罪,萧宝寅应当处以死刑,但胡太后思考再三,念及他南朝皇族的身份,又是本朝南阳公主的丈夫,最后决定法外施恩,诏免为庶人。萧宝寅死里逃生,摸摸头上一把冷汗,心想自己肯定是天选之人,可以逢凶化吉,这次不死必有后福。</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