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杨榕玮的私心(1 / 2)

 第038章</p>

“杨院长,我们可以合作!”</p>

路顺风虽然没有混过体制,不过他也知道体制内很多人都不自由,作为学术界的专家,也需要上面的拨款才能继续研究。</p>

事实上,杨榕玮在听到路顺风这个小小的生产队办养殖场厂长要与省城大学农学院合作的时候,杨榕玮第一反应是感觉可笑。</p>

可问题是,转念一想,杨榕玮却笑不出来,今年白毛猪的推广任务比去年更重,去年是二十万头,而今年则是五十万头。</p>

偏偏眼下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掉,首先是,老百姓对于外国的洋猪有些抗拒,对于传统养猪的本土黑毛猪来说,根本就不用怎么管理,有手就行。</p>

就像是沈家庄生产队的养殖场,其实就是一个养老的地方,在路顺风之前,养殖场都是老弱病残“二线。”</p>

可相对白毛猪来说,却不行,这些白毛猪不能像黑毛猪一样,完全不管生长环境,黑毛猪在粪池里打滚,啥事没有,可是白毛猪却容易生病。</p>

杨榕玮现在的推广工作不仅进展不顺利,可以说几乎陷入停止的状态,全省七万多个生产队,两千多个公社,就没有一个公社愿意养殖白毛猪。</p>

对于今年如何完成推广工作,杨榕玮并没有半点头绪。</p>

“路顺风同志,你想如何合作?”</p>

路顺风道:“我们沈家庄生产队的养殖场,目前建有四十八個猪舍,每个标准猪舍可以养殖二三十头猪,一次性可以养殖一千五百头猪左右,另外我还生产队还有一个生物发酵饲料场,每个月可以生产一百至一百二十吨至左右的生物发酵饲料。”</p>

杨榕玮有些惊讶,没有想到沈家庄大队的养殖场规模如此之大,当然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在后世,稍微上点规模的养殖场里养的猪都是按万计,甚至是十万计。</p>

眼下的生产队养殖场,通常在三五十头猪左右,有的只有十几头,甚至有的生产队连养殖场都没有,几头猪散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