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农转工,工补农。(2 / 2)

所以虽然双方同样都在劳动,可获得的报酬会有很大的差异。</p>

这个差异有多大?大到顶多二十年二者之间就会被拉出一道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鸿沟。</p>

所以怎么解决呢?答案是根本解决不了。</p>

因为农村基本盘广人口多,农产者只会越来越多,进一步均摊掉不多的利润,这是必然的趋势。</p>

而工人群体米蒂亚在一开始就替他们规划好了福利待遇和路线,只要国家不走向崩溃,工人就永远都是吃香的。</p>

而等到后面农产追上工产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也就错过了联邦高速发展的黄金期。</p>

所以正常方法下解决不了,所以她换了一个迂回的方式尝试解决</p>

一,对工厂以及工人分别额外征收2%的补贴性征税。</p>

按赛里斯当前的物价,就相当于是工人每月发工资时请同志吃了四碗面。</p>

二,现如今赛里斯新建扩张的各类工厂数量越来越多,技术工人的缺口也越来越大、</p>

在此情况下由工厂联办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开始拔地而起,招收城市青年学习进行工人的补充。</p>

而这让米蒂亚找到了切入点,那就是抽掉职业技术学校对初级的职称评选资格。</p>

想要进入工厂工作,要去乡镇级技术学校进行为期一到两年以上的学习,考核通过后才能获得资格。</p>

初级技术工种普通的乡镇厂办技术院校完全能够教授,而大学米蒂亚也都全下放分派到了州,城的更下级镇乡之中。</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